第 18 部分
  老板说:“你提供的资料说明你有点功夫,干吧,不都为钱吗。你以为象琼瑶那种老太婆,出那么多书,她有这种精力做出来?你看贾平凹”产量“多高啊?以后你钱赚多了,也可象我这样做。”

  西峰大声吼老板:“闭嘴,你这是放p!像你这样的人,纵然把作品的开篇写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也冒充不了《三国演义》的。原来文坛有窃贼!没劲。”

  西峰抓起桌上自己的资料、身份证等物,转身就走。忘了进电梯,竟从十七楼跑步下楼……

  西峰虽然好多年都不创作了,但没有间断自己领悟写作和关注文坛动态。琼瑶?她写的很唯美的,“还珠格格”誉满神州。贾平凹?他的题材、角度总是新、深、准,文字功底少有人与之相颉颃。这两支如椽大笔是西峰文学之路上的崇拜偶像。一个以诗见长的朋友,非常了解西峰,他说西峰写的东西,驾驭文字的风格和思维,都受琼瑶和贾平凹的影响,而且很浓。西峰心里恨呀!

  回家对香香说:“妈的,不该去那里应聘,但还是有点看好那个”作家“老板,你想,他能把出自不同人之手之脑的稿子,通过整理有机地结合。他出的书的内容,那整体的语言风格会一致吗?西峰没读过。如果是的话,那人真是精彩绝伦的鬼手!”

  后来,西峰和政工部总经理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关系,就对他说:“从院校里走出很多科班出生的高手,但世界的某一角落里,冷不丁也会冒出自学成功的奇才。说文凭不重要吧,为何每一个城市的墙壁上、电线杆上会有那么多文凭制假的‘风景线’?”

  打工的人啊,也许一年下来赚很多,也许根本就糊口不够,一切都是未知数。兴许有了工作,你也会为更高的报酬而跳槽,甚至到另一个城市去发展。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暴富几家穷愁?几家夫妻同账栖,几家分居在两地?有多少坚贞的旧爱被诱惑被夹击?流浪在外,有多少双飞翼的美丽,有多少单相思脱变成新欢和离异?

  开放的城市夜幕下,有多少纸醉金迷在铤而走险地犯禁、在龌龊肮脏地游戏?有多少专心致志的打工仔在加班加点为“第二故乡”奉上热烈的青春?

  是的,月亮满圆的夜晚,怕听让你柔肠寸断的那首《你在他乡还好吗》。当红梅报春到时,你流着泪唱《常回家看看》,因为工作或者囊中羞涩,归心似箭的你选择了不回家。

  几多次往返于故乡和务工地?即使上浮数倍的高价车票、船票和机票,你也心甘情愿地用大把大把的钞票为交通运输作奉献!

  你不断地受伤又不断地复原,你不断地靠岸又不断地启航!因为你想着盖新房、娶媳妇、开公司、做老板……

  ——这是西峰的一段打工日记,他把这段文字刊在自己曾经供职主编的一家企业报的“打工青年日记”栏目中。

  如是又过了三个春夏秋冬。

  西峰的女儿在这个城市里已经念小学二年级了。

  不经意间,西峰的青发里面悄悄地来了些白发。香香很气,说:“当什么作家,我看你比爸当村干部时还累、和你在乡上干的事没两样。你能不能做的少c心的事?c心多了头发不白才怪。”

  西峰晃着头似说亦唱:“唉!想当年李太白豪爽,飘逸,却始终难掩内心的郁闷,他与诗为友,把盏作赋,偶然回眸明镜,睹见青丝已经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