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部分

  黑毛振振有词:“咋是瞎吵?我们哥仨就是好,好得不得了,所以要吵……西峰,你说对不?”

  西峰没力气答话,点头。

  山凤就来真格的,把黑毛拉进房间,再不让黑毛出来。

  早上去上班,西峰走在前面,自嘲地说:“天将降大任于西峰也——”

  走在后面的小波,续上话头:“必先苦小波心志,劳小波筋骨——”

  “饿西峰体肤——”

  “空乏小波身——”

  ……年底,他们听说浙南是片打工的热土,就离开厦门去了温州。

  第十八章

  南方离赤道近,气温高。所以连这个海滨城市的名字也叫了温州。

  这里是中国鞋都,是民营企业的摇篮。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经济模式。“国”字号品牌在这里雄居华夏舵位。

  已经有了在厦门八九个月摸爬滚打的他们,成熟了。通过在温州三整年的努力,他们实现了各自的心愿。

  按西峰的说法:“这三年是属于我们的三年‘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打的很辛苦,也很传奇……

  那时的温州经济形势,正在进行第二次革命,民营经济正在复苏阶段——也就是中国信息载体市场的大哥大逐渐退隐,二哥大引领时尚,传呼机风糜九州,手机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代。

  那年正月初三的正午,长途公共汽车把六个人连同梦想带到了温州。他们站在汽车西站外面人行道上,和这个名气不小的南方城市第一次面对面。车如流水人如潮。

  春寒还十分劲道,六个人一下车,被飕飕而来的冰凉的风拂得发抖。大家赶紧打开行李,各自添了件毛衣。

  耐不住寂寞的香香把毛巾在脖子上挽了,发话:“小波老大,由你安排啦。咋办?”

  小波说:“先问问吧。”就要去问过路的人。

  西峰说:“甭问,你看那——”用手一指。前面有个叫卖的中年报人。

  “这主意没错。” 小波点头,冲卖报人叫:“喂,报纸拿过来看看。”

  “好呢,卖报,卖报——”卖报人一路虽说犹唱地踩着破自行车过来了。

  这个城市的几家报纸都有,小波掏钱各买一份,然后说:“哥们,姐们,现在我们不用慌忙,第一个动作是找个地方坐下来,把今天这个城市的报纸全部读完。”

  黑毛皱眉道:“看完就天黑了。”

  山凤说:“老大自有主张的,你个笨脑子,就不看算了,给我们几个当保镖,也要人哩。”

  丽珠说:“看了报,才晓得咋办呀。”

  “快找个地方看,啧啧,不然真的到了天黑还没个法子想出来。”香香催道。

  六个人在不远处找个凉亭坐下来,读报。

  山凤突然说:“黑毛,对面那么多男人,在盯着我们几个女娃,好烦哩。”

  黑毛抬头一瞅,果真如是,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