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友妻的诱惑
  南丫岛是香港境内的第三大岛屿,面积仅次于大屿山和香港岛。南丫岛也叫做博寮洲,行政上属于香港十八区之中的离岛区。

  南丫岛被香港老人称为“博寮洲”是继大屿山和香港岛之后的第三大岛屿,位于香港岛的南面,面积约14平方公里南丫岛,岛上的居民大多住在北面地势较平坦、可用作耕地的榕树湾一带。从香港岛坐船过去,只需30分钟就能到达岛的两个港口索罟湾和榕树湾。南丫岛一直是安静祥和的,因此六七十年代后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和居港外籍人士到榕树湾一带聚居,大街上也开设了不少西式餐厅和酒馆,弥漫着一种异国浪漫风情,最有名的酒吧有“旺达喇嘛”它对面和旁边则是最有名的港式茶餐厅“多见面茶餐厅”和“英记”除了各国美食云集外,沿着榕树湾道走,一路上都是精致的小店铺,有卖手工艺品的、有卖绿色生活用品的、也有各类自制饼干出售,这儿的人都好像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一样热爱朴素自然的生活,又在乎独特的生活品位。考古学家认为南丫岛是华南最古老的文化遗址。这里一直是渔民的居住地,它的恬静氛围吸引着无数诗人、艺术家,以及其他希望逃避都市竞争的人们。

  曾经的香港南丫岛,只是几个偏远的小渔村,早年因是周润发的故乡而闻名。现在的南丫岛不仅风景如画,更有美味的海鲜,处处皆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岛上竹林茂密,海滩平缓,民风淳朴,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到南丫岛则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特色海鲜,岛上有很多海鲜酒家,食者纷至沓来。凡是来到岛上,游人都会被这里惬意自在的氛围感染,忘掉尘嚣,尽情畅游,品尝海鲜,拾掇贝壳。

  南丫岛古称为“舶南丫岛地图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寮洲”于唐朝宋朝之时曾为停泊往广州贸易的外国船只之地,后雅化为“博寮洲”到了近代,由于南丫岛岛屿位于香港之南,形状像汉字的“丫”因此得名为“南丫岛”并逐渐取代“博寮洲”一名。1964年,南丫北段乡事委员会曾向南约理民府建议将“南丫”改名为“南雅”但不获接纳。

  南丫岛是香港境内的第三大岛屿,面积仅次于大屿山和香港岛。悠闲胜地由于靠近市区,南丫岛便成了周末悠闲的南丫岛胜地。从烦嚣的香港岛市区出发,只需半小时船程,便可到达小岛。岛上中西文化交融,洋溢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海岸风光,美味的海鲜美食,吸引了不少游人到此郊游远足,为这小岛增添了迷人的缤纷色彩。

  出于对这小岛的钟爱,近年来有不少城市居民和外籍人士移居于此,建立了一个非原住民的社群。自行车是岛上的代步工具,岛上不见高楼峻宇,平房建筑俯拾皆是。

  地理南丫岛,位于香港岛的西南面,旧称南丫岛为博寮洲,面积约13.55平方公里,仅次于大屿山和香港岛,是全香港第三大岛屿。南丫岛东西两边均为海峡:分别为东面的东博寮海峡面对香港岛南区,和西博寮海峡面对长洲,南面为中国南海,再南一点到达柦杆群岛。

  全岛以山地居多,最高点为南面的山地塘,在榕树湾和索罟湾有一些平地。西北部有一个人工填海区——菠萝咀。

  岛上不许行车,到处都是绿色的植物。这里种植了许多香蕉树,青蛙与蟋蟀交相呼应,棕榈树则为人们提供树荫。一些环岛漫游能让你采一些蔬菜。大部分船只都要先到榕树湾村,从那里出发可以到许多岛上的景点与海滩。

  人口南丫岛居民有6000人,大多住在北面地势较平坦、可用作耕地的榕树湾一带。不过亦有人住在南面的索罟湾。自1970年代香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