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
  桃源里原本没有人家的,只有桃树,而且五龙山的灵气聚汇于此间,十分的充足,其中有两棵年岁最长,一雌一雄,得享日月精华与山中灵气,这满山的桃树便由他们孕育而生,天长日久,这俩桃树渐得天道,幻出人形,结为夫妻。

  有一天,一个人不知如何竟闯入了桃源,桃仙夫妻从未见过人,所以对来人十分的友好,那人也与二人无话不说,成为了挚友。

  那人与二桃仙讲起自己身世:“我不是人,而是一匹狼,生下来时便是人的模样,因此被狼群视为异端,而且母亲因生我而难产死亡,身为狼王的父亲又愧又怒,将我赶出狼群,不久也忧郁而亡。我给自己起名叫‘人狼’,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过一天狼的日子。”

  桃仙夫妇私下决定要助这人达成心愿。

  有一个月圆之夜,桃妻拿一个大桃子给人狼吃,人狼也没想那么多,便当寻常般吃掉。在他吃罢,桃妻才告诉他,那桃子是自己的丈夫,以数百年修来的道行助人狼从此有幻身为狼的能力。

  既喜又哀,喜的是自己终于达成了心愿,哀的是自己的一位挚友因此牺牲。人狼捧着吃剩下的桃核,感慨万千,化身为狼,对月长嚎,低婉悠长,说不出是欢喜还是哀伤。

  后来人狼出了桃源村,在五龙山下选了一处,将所食的那枚桃核种下,采摘花露浇灌,在人狼精心呵护下,抽芽生长。

  一百年,这棵桃树结出了第一颗果,一个妇人吃下,生下了一个男孩,便是五龙镇的祖先。

  三百年,这棵桃树结出了第二颗果,一头母狼吃下,生下一匹三头魔狼,也就是人狼现在的坐骑。

  五百年,也就是三年前,据说这棵桃树又结出了第三颗果,结出这颗果后,那棵桃树便枯萎死去,桃妻吃下,怀胎三年有余,至今未生。

  在讲完这段传说,村长桃根儿结尾时,习惯性的道了一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李虹儿甚奇,便追问最后一句是何意。桃根儿道:“没什么意义,只是每次讲完传说都要以这句做结尾,是对先人的敬意。”

  巨龙归道:“我明白了,就是基督教徒在祷告完毕都要说‘阿门’一样。”

  李虹儿略想,道:“会不会进入桃源的方法,便在这八个字上。”

  桃根儿道:“也有先人试过,只是未曾悟出其中法门。”

  李虹儿又问:“那第三颗果,你们都有见到吗?”

  桃根儿道:“我小时候有见过那棵树,却从未见过生果,现在那棵树已经?枯朽,也不知这最后一条传自何人之口,更不知虚实。”

  李虹儿、巨龙归海都道此间事情一了,便去五龙镇瞅个究竟。

  欢庆达到高c,村众都围着篝火绕圈跳一种“狼舞”,村长桃根儿当先领唱一段歌:“我是一只狼,生就人模样,父母因我亡,被迫离故乡。”

  曲调凄婉悠长,有如狼嗥,众人应合,一领一合,边舞边歌,整段歌词连贯起来如下。

  “我是一只狼,生就人模样,父母因我亡,被迫离故乡。人海中我成长,茫茫尽是我同乡,披着人皮的狼,为名奔、为利忙、撕夺争抢,我心独怆,无处话凄凉。那晚月圆,幻身为狼,梦里回故乡,莺飞草长,满眼是牛羊,只狩三餐不存过夜粮,心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