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巨头果然不屑一顾(求订阅)
�忽然提出的这个问题,两人都很重视。

  迎着三人的视线,方年欣然点头:“没错。”

  “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需要我们掌控的一些美媒故意发布一些舆论。”

  “前沿的根基很浅,就当下而言,一方面是国内整体环境并不是很友好,一部分普通人太看重前沿,这些还好;

  但以公知等群体为倡导的绝大多数群体是对前沿自杀式研发行为很不看好,甚至是诋毁;

  更严重的是,这里面有许多是国内科技领头企业;

  再加上一直以来,造不如买的观点在国内很是主流……”

  “所以,我非常不希望国外科技巨头企业忽然对国内有限可控的开放合作,这些开放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刘惜说的那些。”

  说到这里,方年略作停顿,平缓道:“其实我甚至希望美利坚能换一个老板。”

  听方年说完,三人都陷入了安静。

  好片刻后,陆薇语才啧啧称奇:“不愧是财神。”

  “不愧是财神!”关秋荷跟着补充。

  刘惜又低下了头。

  见状,方年轻松自如道:“既然说到这,你们也抽空思考思考应该怎么做,以及……

  假如真的不能如愿形成对抗形态,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更艰难的处境。”

  “还有就是前沿需要更多的国内合作伙伴,我觉得比亚迪就不错。”

  关秋荷挑了下眉头:“你要造车?”

  “不不不,合作,电子领域的合作,你去查查就知道了。”方年摇晃着食指。

  “……”

  末了,三人轻轻点头,都没再说话。

  各自思考起来……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唐特处理事务的角度更偏向于商人,会更多的为了一些可见利益操盘。

  通过各种各样的施压手段,反而变相让国内部分行业下决心努力自给自足。

  不过这是大多数商人的典型行为模式。

  包括这也是让‘造不如买’这个观点被成为主流的根因。

  严格说来,这个观点整体上思路不能算有错。

  毕竟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前沿这样的魄力和资本来玩。

  商业公司的首要目的就是生存下去。

  既然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先买来这套解决方案挣了钱,再想将来。

  怎么说呢,有不少公司可能创业初心是先挣钱,然后再投钱去研发,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但结果是……

  这钱太踏马好挣了,太踏马香了。

  研发?

  研发个屁。

  坐在钞票堆里再数钞票不好吗?

  当然,祖国的领导人是很有远见的,体制建设也非常具有领先性,在一般商业公司之外还有国有控股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