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部分
烦。

  这次下乡支农的五人小组,杜明凯副主任是领队,高齐寰和郑秀秀,还有两个小青年,化验小谭,药房小蒋,有什么事都要向杜副主任汇报。

  杜副主任看胡院长问过病人就问:“胡院长,他们刚来工作不熟悉,是不是造成麻烦了?”

  胡院长回答:“问题不大,看上去生活还可以,穿的也不错,等等再说吧。”

  一下午的时间,忙忙碌碌的很快过去,没见农妇王德花的男人过来。

  郑秀秀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她的身边,陪她拉家常:“大姐,你感觉怎么样?”王德花一肚子苦水,终于找到秀秀这个能听她唠叨的了。

  “唉,难受,头肚子浑身痛。”东拉西扯的,郑秀秀就知道了不少情况。

  王德花,女,32岁。育有一子,婆婆对她很不满意,因为别人家的女人,头胎都是女孩,这样几年以后就可以申请二胎,那怕还是个女孩,也能要两个孩子。可现在倒好,生了一个就算了。

  王德花委屈的不行,俺这生男娃你婆婆娘应该高兴啊,怎么反倒对俺不满了。村里也有几个媳妇头胎生的是男娃,可人家的婆婆娘都很高兴。

  再说,人家男人也能挣钱,有办法,找熟人偷偷摘了环怀上孕,去外地躲上一段时间,生了娃抱回来,任你村里罚款就是。

  儿子没本事,挣的钱不多,怕挨罚不敢再生。婆婆眼馋人家两个孩子,就把气撒在媳妇身上,嫌头胎不生女娃,这又不是媳妇说了算的。

  听上去,王德花这个媳妇当得挺窝囊的,估计不是心里实在受不了,也不会喝药吧。

  郑秀秀不理解:“大姐,按照国家政策,头胎是男孩就不可以再生了,你们这里怎么还敢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旁边老李护士笑了:“郑护士长,他们恨不得生三个四个,一个孩子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

  王德花嘟哝着:“就是,不是男娃女娃的事,是嫌俺生的孩子太少。”她都住一天院了,婆婆硬是没露面,男人见她醒了,说是出去吃饭,到现在也没影。

  看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老人们都是普遍认为多子多福的。自己和齐寰都是独生子女,按国家规定可以要两个孩子,公婆和自己的父母也都为此庆幸,但是自己和齐寰就没打算生两个,后来正式收养了粉点儿,也就更没有这个想法了。

  生孩子可是秀秀的心头痛,她想起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在自己起劲工作的疲劳战中失去了,心里难过的不行。这都过去五个多月了,郑秀秀还是不能释然。

  下午下班时,王德花的吊针打完了,她要起床上厕所,坐起来有点打晃,秀秀赶紧上前搀扶着她。

  “王姐,告诉我你家的电话,我替你打电话叫你的家人过来。”

  “宝儿他爹的手机号俺记不住。”

  “我是说你家的座机。”

  “俺家只有宝儿他爹的手机。”这可怎么办,秀秀犯了难,这眼看着到吃饭时间了,病人可以吃一些稀饭,牛奶之类的流质饮食,得赶紧让家属送来。

  王德花男人一去不回,还真让小翠武大夫老李护士他们说着了,真的把病人扔在这里不管了。秀秀心里七上八下的,出去到小卖部买了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