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
  郑秀秀紧张得手心都攥出汗来了。她的竞赛题目——密闭式静脉输y。

  评委提问:“静脉输y时,为什么建议上肢输y?”

  秀秀沉思一下回答:“下肢静脉不作为成年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其原因在于,下肢的静脉瓣膜多,易发生静脉炎症,静脉血栓等。而上肢静脉比较表浅,无瓣膜或者瓣膜较少,因而不易发生静脉炎症,静脉血栓等。”

  提问:“如果必须下肢输y,怎样预防静脉炎症,以及血栓?”

  秀秀紧紧攥了一下拳,回答:“在满足y疗方案的前提下,选择管径最小,长度最短,官腔最少的导管。尽量避免输注强刺激药物。选择静脉应较平直,随时观察输y局部的刺激情况。如有不适,或是发生局部炎症时,应及时更换输y部位。”

  提问:“一旦发生局部的静脉炎症,如何处理?”

  郑秀秀手心里有汗了:“及时更换输y部位。原输y部位25%硫酸镁湿敷,或者热敷,理疗等方法比较有效。”

  提问:“如果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在静脉游动时,最严重的并发症将是什么?最早期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郑秀秀腹诽,不是吧,输个y体也要考这么深刻的问题,这都延伸到哪里了。可以随便想,但问题是一定要回答的。

  现在,郑秀秀的脑中闪过昨天晚上刚刚上网浏览的资料,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于产后,盆腔术后,外伤,晚期癌肿出现压迫症状时,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

  临床表现,病人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常伴有发热,脉快。

  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端肢体肿胀,皮肤青紫,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而一旦深静脉血栓形成进入血y循环,严重时可引起肺栓塞,病人表现意识模糊,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浅快,常常危及病人生命。

  在一个护理c作的背后,评委老师们的提问,其实是考察每个护士的病情护理能力,这不是通过一个护理项目的c作就能看出来的,必定要通过回答一系列临床护理问题,才能看出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从而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挽救病人生命于危难时。

  评委老师重复一遍:“郑秀秀护士,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子在静脉游动时,最严重的并发症将是什么?并发症早期的临床症状是什么?请回答。”

  郑秀秀考生深吸一口气,回答:“肺栓塞。临床症状,应该是肺血流量减少后,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呼吸困难,胸闷,烦躁,心电监护应该有缺血表现。病人意识模糊,这是脑缺血缺氧的表现。”

  提问:“发生肺栓塞,护理应该注意什么?”

  郑秀秀觉得自己冷汗都出来了:“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活动促使静脉血栓脱落,吸氧,监测呼吸,血压,心电图等。第二,遵医嘱应用抗凝药物。还有,加强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第三,肺栓塞溶栓治疗后,要避免腹压增加,如咳嗽等,可以造成血栓脱落的因素,保持大便通畅。出院后定期复查。”

  郑秀秀努力回想着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关于肺栓塞所引发的所有问题。

  看来,这第二轮的竞赛,c作要求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