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
�走廊的墙上一字排开了九名护士的照片,去除休班轮班等因素,实际每天当值的有五名护士。在记者守侯的时间里,没有成年患者点名输y。

  任倩倩采访一位陪女儿来看病的男子:“请问,您今天是为孩子点名输y的吗?”

  “没有,我不知道那位护士打针技术好,只是服从这里的安排。再说,我女儿都八岁了,静脉针应该没问题吧。”

  任倩倩拉住一位端着托盘匆匆走过的护士,“王护士你好,我是《鸢城医学报》。请问你们哪位护士被点名了?”任倩倩从护士胸牌上知道了她的名字。

  “今天袁淑仪第一个被点名了。”王护士说着,礼貌的点了点头要走开。

  “请问,你认为护士点名制对你个人有没有压力?”任倩倩问。

  王护士回答:“当然有了。这对我们是一个考验,不管在技术上,还是在心理上。”

  一更到了,郑秀秀又做错了,,,,,

  第十四章秀秀休班

  齐寰出院没有等到郑秀秀,不能和她说再见,心里很空呢,,,

  齐寰出院的那天,秀秀休班回老家看姥姥去了,她没能亲自送齐寰出院。

  普外科病房有个传统,但凡在自己班上接诊的患者,出院的时候,当班的医生护士一起送患者出院,一并送上他们的祝福。

  齐寰走的时候,没有想到的是,全科的年轻护士们都出来送他,大夫当然是韩强自己。老爸高荫田到内科会诊去了,反而没在。

  一群年轻的小护士,簇拥着齐寰,说着各式各样祝福的话,和齐寰一起等在电梯大厅。直到电梯“叮咚”一声停在十二楼。

  齐寰一再说:“姐姐妹妹们,谢谢这几天的照顾。还有,替我谢谢郑秀秀护士,没能当面感谢,实在遗憾。”

  “是啊,秀秀可是我们普外科的科花呢。”齐艳护士酸酸的说:“没看到张姐,李护士长也不在吗?怎么没听你说遗憾。”

  “不是说谁接的新患者,谁送他出院吗?怎么,这个传统到你们这里改了?”齐寰狡猾狡猾的。

  “不对吧,你不是说郑秀秀针打得最好吗?”于丽娜揭秘。

  “呵呵,这个么,你们的技术也很好啊。这个,电梯来了,再次感谢!再见,韩大夫。”

  “再见,齐寰。”韩强笑着回答。

  刚才,他一边笑眯眯的听小护士们和齐寰斗嘴,一边在想,那可不,秀秀她可真的是我们普外科打针技术最好的护士了,就没见她失误过。不过也奇怪了,为什么她这么年轻,技术就这么过硬呢?有时间问问她。

  秀秀今天休班,她乘坐六六路公交车来到西杨村姥姥家时,已快到晌午了。乡间的小路静悄悄的,路的两旁,一边是绿色的庄稼,一边是哗啦啦的白杨树,麻雀在树上唧唧喳喳叫着,一股田园独有的气息漂浮在空气中,秀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真好。远离大都市的喧闹,人也变得空灵了。

  姥姥家小小的四合院里,四间出橼的北屋,拔起半米高的青石阶,暗红色的廊柱有些斑驳的落漆,显示着年代的久远。

  东面盖起四间门面房,临街开门,是姥姥刚退休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