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3
�堂吃热腾腾的包子,已经会冒出很重很重的水雾。

  十二月的北京已经很冷了,只等有一波寒潮来临,天降瑞雪,银装素裹之下,这座城市令人响起古老的京城往事。

  冬青说,圣诞节,要一起去故宫看雪。

  看样子,雪应该快来了。

  刚刚从医院回来心血管内科转科结束,陈嘉树吃完早饭,直奔研究所去。

  从寒冷的的室外进到研究所里,陈嘉树摘下手套围巾,脱下外套只着一件脏紫色的圆领毛衣,室内的暖气充盈,身上的寒气立马就被驱散。他立马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开始一天的忙碌,几个月来,他已经习惯了吴老师研究所的工作,除了做实验外,有时候还会帮忙翻找国外文献,翻译等等。

  他刚刚编辑录好最近关于心血管的研究报道,吴老师便来了。

  吴敦祥四十出头的年纪,样子看起来却仪表堂堂,不显老气,有种博学睿智的气质。听说家里有一位贤内助,才使他时时为他操心衣着打扮,连头发丝怎么梳都要管。

  “嘉树,来得早?”吴敦祥笑着走过来,眼角皱起细微的鱼尾纹。

  陈嘉树恭敬道:“吴老师,早。”

  他很崇敬吴老师,吴老师也是本校毕业,在德国读了博士之后,36岁又去美国做了一段时间的教授,如今把重心放在国内的临床研究上,也颇有所成。

  吴敦祥也对自己这个捡漏来的研究生很喜欢,踏实认真,而且聪明细心,倒是他每天忙自己的项目合作,对他的指点远远不够。

  心存愧疚之下,吴敦祥今天就是来和他商量一件事。

  他把学院批下来的交换生通知放到了陈嘉树面前:“嘉树,看看。”

  陈嘉树一愣:“这是?”

  他拿起申请表:研究生交换,半公,美国斯坦福,为期一年,不影响国内学业。

  吴敦祥:“今年过年回家准备准备,把签证什么的都办好。”

  之前他也没问,虽然在本校出国申请比很多高校都容易很多,但料想这个出国交换的学习的机会,陈嘉树不会拒绝。

  陈嘉树迟疑地拿过申请表和宣传单:“谢谢老师,我好好考虑。”

  吴敦祥讶异,这种事情还要考虑,他语重心长:“……抓住机会啊。”

  研究所外,红砖墙上的藤蔓枯萎,风吹落叶,季节萧条。

  斯坦福在当今临床医学研究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至今许多尖端行业技术与诊疗手段都首屈一指,从紧急护理、特色专科包括肝脏移植、癌症诊断治疗、心血管内科及外科手术、还有神经临床专科。

  斯坦福几乎所有医学生所向往的终极学术殿堂,陈嘉树也不例外。

  他回寝室之后,先与远在广州经商的父亲说了这件事,听听他的考虑。

  陈父是上个时代就读了大学的知识分子,思想开明,再加上赶上了南方改革经商的浪潮,眼界开阔,在很多事情上能拿捏得住主意。

  对此,陈父表示很支持,说学习这件事情本来就是要“凌绝顶”,才能看“众山小”。

  陈父说:“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