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23)
  原来,这是“谢谢”的意思。

  平时生活中并不是没被人道过谢,但那大多是客套话,说的人不放在心上,他听了也是一笑置之。

  但眼下到的这一句句无声道谢却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

  言叙只觉得,原本空荡荡的心,都被孩子们简单的动作填满了。他们是那样单纯与真挚,让见惯了虚伪大人们的言叙感到不知所措。

  他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请教宋一:“能教我一下‘不用谢’的手语是怎么做的吗?”

  逆光而站的少女应允了他的请求。她先伸出右手挥了挥,再将双手摊开,微微地左右摆动。阳光打在她掌心之间,孩子们跟着宋一的动作也做起各种各样的手势,就像一个个可爱的灵在人间跳舞。

  言叙跟着他们学习,起初有些笨拙,慢慢的动作也熟练起来。他求知若渴,希望能学习更多。这是言叙第一次用这种方式与人交流,不是靠修饰过度的语言,也不是靠窥探人心的技能。只是这样,轻轻挥动手臂——

  刚刚教室里授课的老师也走了出来。这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看起来很亲切随和的女老师。她看见来人是宋一,脸上的高兴溢于言表。

  “小一,你终于过来了!梁老师可想你了。”

  老师名叫梁敏,在崇云小学教书多年。是希望小学刚建成时就驻扎下来的志愿者。她也算是看着宋一长大。

  宋一上前与她拥抱了一下,两人笑着聊了起来。

  宋一顺便向梁敏介绍了言叙。梁老师看着言叙,笑了笑,然后对他说:“我刚才在教室就注意到你了。孩子们看起来都很喜欢你,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真不愧是宋一带来的朋友。”

  “为什么这么说?”言叙有些惊讶。

  “这些孩子毕竟和普通孩子不太一样。他们大多数不是天生聋哑,知道自己有缺陷,相对而言内心就更敏感。一般第一次来学校的人他们都不会太亲近。”说到这里,梁敏叹了口气。

  “不过宋一就是个例外。她刚被宋总带过来的时候,也就才十一岁。长得像个瓷娃娃,表情冷淡又不爱笑。但学校里大的小的学生都爱凑在她身边玩。”

  “我一开始还担心她会发脾气,没想到她非常有耐心,会认真陪着每一个来找她的孩子。”

  梁敏看向宋一的眼神更加温柔了,她向言叙感叹道:“宋先生是好人,宋一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崇云希望小学有今天,真是多亏宋家。”

  “梁老师,快别说了,没有那么夸张。我和我父亲都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对于那些夸赞,宋一觉得稍稍有些言过其实。她并没有为希望小学的建设做出太大贡献,更多时间只是个旁观者。而那些所谓的“耐心”和“善良陪伴”,在宋一看来是做人之基本。父亲坐拥财富并不意味着她就高人一等,她虽不善交际,但对别人的善意也会好好回应。

  想到这儿,宋一多少领会到宋思成在她成年后停了她生活的用意。先自立,再立人。只有尽快成长,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人。包括这些儿时就认识的师长伙伴们。

  言叙在听完梁敏一番话后则是另一种感受。他觉得,他喜欢的果然是很优秀的人。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