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部分
  “我喜欢朱姑娘,他是我三十年来第一次喜欢的女人。十年前发生那件事出京避祸时,我曾经发誓此生都远离女子。可是,我还是喜欢上了朱姑娘。

  你也知道,我除了蹴鞠,就没有别的爱好了。父亲嫌我是败家子,姑姑这两年也越发的不待见我,我跟着你离开,其实也是想出去透透气。

  你放心,就算朱姑娘一直不喜欢我,我保证不会做出伤害她的事。

  我们相交十年,我是什么样的人,难道你还不清楚吗?”

  转眼间,他们认识已经十年了,李让走了,万麒走了,摩西也找到了自己的路,只有刘禅,这十年从来没有变过。神奇的就像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孩子一般。天真而任性,却也执着而温暖。

  李静心里,早就把她当做家人兄弟了。只是因为范仲淹踏入了仕途,碍于刘禅的背景,她才在表面上疏远了刘禅;可是,即使这样,每次小别之后见到李静,刘禅总是热情而亲昵地笑着。

  不知道是大大咧咧的没有注意到李静态度的改变,还是选择了难得糊涂对李静的改变视而不见。

  十年了,拥有任性资本又不顾世俗的刘禅,一直以最本真的姿态活着,从来不曾改变。

  李静怎么不清楚他是什么样的人呢?

  “记住你说的话,即使朱婷他日寻得良缘,那人不是你,你也要祝福她。”

  “你就不能说两句吉利的话吗?”

  “你都追了她一年了都不见她有什么反应,我是怕你期望过高,最后承受不住,才给你先吃一颗定心丸。”

  “果然是因为伊人的事迁怒于我了,真过分。”刘禅这样吵着,跟李静范仲淹一行,踏上了远行的行程。

  夫妻谈心

  到亳州办了交接,接了谢氏,贱卖了那处住了一年多的宅子,一行人踏上了去泰州的路。

  李静、范仲淹一行到达泰州,得到范仲淹书信的滕宗谅早已等候在城门外。

  寒暄过后,滕宗谅便热情的邀请范仲淹到他府上暂住。

  与范仲淹之前在亳州的茅屋不同,滕宗谅的府邸,虽赶不上宋州李家的郡王府,却比范仲淹和李静在亳州的两进小院大了不止十倍。

  后花园的水榭,据说引得还是通向城外内河的活水。

  两人为同科进士,滕宗谅的官职比范仲淹高出了一个品级,与几经调任的范仲淹不同,滕宗谅字中进士除作泰州军事判官起,这些年,就没有离开过泰州。

  即使这样,李静也不禁为他的富足咋舌。

  范仲淹显然也为滕宗谅家中的富贵奢华感到微微诧异,不过,想到滕宗谅父家殷厚,又是暂时寄居,他并没有把他的诧异表现出来。

  碍于谢氏这个长辈在,滕宗谅为范仲淹办的接风宴,中规中矩的保守。

  即使这样,宴会中,还是有歌姬弹唱。

  原来,滕宗谅除了一个妻子,三个妾侍之外,还养了八名歌姬。

  李静曾经听过宋祁的轶事,现在看来,滕宗谅的性情,与那个自幼困窘的宋祁,竟是颇有相似之处。

  当晚回到房间,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