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
�欢奥维德书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气氛。

  第二本喜欢上的被她的文学史老师称作黄笑话集的薄伽丘的《十日谈》,从历史书记录文艺复兴和文学史对于《十日谈》的官方评价脱开来,苏婕单纯的把它当做笑话集来看。

  再到后来,《堂吉诃德》、《巨人传》、《项狄传》、《好兵帅克》……苏婕喜欢上了越来越多的书籍。

  虽然苏婕基本上是一个老师留下作业就一定会去看得人,拜中学时代看那本傻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赐,苏婕一直刻意回避着俄国文学。

  只在大二单独学了俄国文学史,被那个老师的讲解吸引着改变了一些想法,加上期末考绝对不想抄文学史书或者从网上当论文,苏婕才硬着头皮开始看俄国文学。

  苏婕看得第一本俄国文学是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因为翻译错误而产生的一个书名。那之后,看了普希金的诗体小说《上尉的女儿》,果戈理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那些中篇小说,肖洛霍夫的《静静地顿河》,最后的最后,绕回来看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并在大二后半年,最终决定了考外国文学的研究生,俄国方向的。

  因为论文被教授看上了,苏婕自然就被她注意了起来,除了上课和去图书馆的时间,苏婕又多了帮那位三十五岁就当上教授的李嫣然老师做一些杂活,整理资料的事。也因此,认识了她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让苏婕大学后两年的生活充实了许多。

  大四上学期的时候,虽然因为德育和体育成绩很差,按照校方的官方规定,苏婕是没有被保研的资格的。可是,李教授还是不顾那些体制,强硬的向院长表明了一定要苏婕成为她研究生的意思。

  知道李教授因为那件事被同事非难的苏婕找到了她的家里,婉转的表达了自己即使参加统考,也绝对有把握考上的想法。

  李教授没有听苏婕说完就打断她道:“我知道你能考上,但是,我不想你把时间浪费在上考研班上。有报班学政治的时间,你还不如多看几遍文学作品的原文,多看看国际上最新的文学评论。”

  被那样说了,苏婕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尽管,有一段时间,院里流传着苏婕走后门的留言。听了李教授的话,把更多的时间泡在图书馆的她根本没有去在意那些。

  然后,光y流转,大四上半学期的生活就在苏婕一如既往的简单重复中结束了。下半学期,除了要考研的李娜,其他四个人都不在宿舍待着,而是开始了忙碌的找工作的生活。而苏婕自己,依然过着那样简单平淡的生活。

  唯一让她有些丧气的是,她那篇从上学期开始就准备的关于安德列耶夫的毕业论文,已经被李教授要求着改了八次了。

  每次让她改之前,李教授都会优雅得和颜悦色的笑着说:“就你这篇论文的水平,在毕业答辩时得优秀完全没有问题了。”

  然后,在她听了这句话嘴角刚要上扬的那一瞬间,李教授便撕去她优雅和悦的面具,露出强悍的本质开始对她的论文进行批评,从论文深度,文章格式,甚至标点符号,丝毫不留情面的批评下来。

  如果不是苏婕天生反应迟钝脸皮比男生还厚些,肯定会被李教授批评的哭着要自杀。

  开始的时候,问题确实很多,因为平时老师并不太要求,苏婕尽管看了范例,在格式上还是出了很多错误。因为她自己对格式的东西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