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吴玠鏖战白马岭(2)
  清溪岭之战胜利后,金兵不得不东撤;宋金在西线的局势一夜间发生了变化。

  当初,陕西制置使钱盖闻金人陷长安,檄集英武殿修撰、鄜延经略使王庶兼节制环庆、泾源兵讨贼。

  关陇一带的民众闻讯,积极支持王庶,纷纷起兵击贼;形势对宋军极为有利。

  王庶以金人重载,可尾击取胜,檄文怀庆、泾源两路,各大举协力奋战。

  但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王似、泾源路安抚经略使席贡,自以为自己的威望比王庶高,不欲受其节度,遂具文以报,而实不出兵。

  金兵游骑上青溪岭,既为吴玠所扼;吴玠那时候已经被褫夺了西军元帅之职,上清溪岭截击金兵完全是在朝廷大军节节败退的形势下,处于义愤而率自己的亲兵家将进行的一次反击战。

  金兵被吴玠率众挡在清溪岭,逃至咸阳,见渭河南岸义兵满野,不得渡河;只能沿渭河北岸向东逃窜。

  吴玠率军于后追击,金兵大败;此战是吴玠在宋军一溃千里的逆境中,顶住压力战胜金军的典型战列。

  从这次战斗中,吴玠深深认识到,金军比以前的对手西夏军强大,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抓住金兵的薄弱环节,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金兵上万,不可战胜的神话完全可以打破。

  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吴玠多次身处险恶环境,抗击金兵,都能转危为安;足以说明,他的思想意识日臻成熟。

  从宋金交战史上的无数次战例来看,一开始,宋军毎遇金兵,不是逃窜就是溃败;究其原因,是因为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晋王朝的骑兵太厉害了。

  这些骑手大多是牧羊放马、狩猎砍樵出身,从小是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骑马对他们来说那是家常饭便饭。

  因之,一旦组建成军冲击敌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息间将敌军战队冲散,尔后分割斩首。

  这种情状很容易是人想起后世的蒙古帝国,之所以能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依靠的就是一支强大的骑兵。

  试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公元1115年建立金国;1125年便灭亡了辽国;1127年又灭亡北宋;要不是一直强大的骑兵战团支撑,这些事情只能是纸上谈兵。

  青溪岭之战的胜利,金兵铁骑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而吴玠自己也增强了自信心,确立了他与金军作战的心理优势。

  吴玠在宋军临战溃逃的危急形势下,能当机立断,立即向金军发动进攻,使胜败之势瞬间移易,避了宋军兵败如山倒的结局,已经初步表现出一代抗金名将所具有的临危不乱的胆识,和出奇制胜的指挥才能。

  这时候,吴玠站在白马岭东边的这座高山上,鸟瞰西边的秦直道,心情不禁开朗畅快,倏忽,他想起前辈范仲淹的诗句《渔家傲》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