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张浚钦差陕西军(1)
emsp; 为什么要弄花石纲?

  为什么要修那个万岁山?

  为什么要褫夺吴玠西军元帅之职?要是吴玠任然担当西军元帅;金兵能攻破汴梁城池吗?

  徽宗拷问的为什么太多,但一代帝王已经心力交瘁,于贫病交加中写下千古感伤的《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山南无燕飞。

  九叶鸿基一旦休,

  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

  故国悲凉玉殿秋。

  从《在北题壁》一诗的意境中,后世人一定会读出赵佶的懊恼和后悔;可人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甘心万里为降虏的结局完全是赵佶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张浚思议着徽宗赵佶那些不顺天理的愚蠢和过失,对高宗赵构便生出一种崇敬之感。

  赵构是徽宗的第九个儿子,也是大宋朝的第十位皇帝;高构登基时还不到20岁,可是已经显示出和他父亲不同凡响的气魄。

  赵构皇帝还是个文武双全的汉子,双手能开200石的硬弓;书法作品也不亚于其父。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高宗对曾经辅佐过自己的忠臣良将,总是念念不忘。

  当初从金国逃回中原时,是吴玠、郑达、钟离味一帮忠诚良将护送他度过难关;高宗不少次在张浚面前提起过吴玠。

  张浚现在是皇上钦点的钦差大臣,任务是视察陕西五路大军的兵力部署和战斗力情况;倘若张浚在高宗面前举荐吴玠出任陕西五路大军总元帅,高宗皇上一定会支持的……

  张浚正在漫无边际地遐想,身旁的亲兵卫士却催促他赶路。

  张浚这才发现,被金兵冲散的亲兵卫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到自己身边,便就环顾一周,对属下说道:“我们先上泾源路……”

  泾源路就是后世的甘肃平凉地区和宁夏的南部地区;与党项人李元昊建立的西夏政权毗邻。

  北宋时期,朝廷置泾源路经略安抚使,统辖泾州、原州、渭州、会州、西安州、德顺军、镇戎军、怀德军;五州三军。

  泾源路经略安抚使曲端,字正甫,镇戎军人;父亲曲涣,任左班殿直,御敌战死。

  曲端3岁便以父荫而授三班借职,这小子自幼聪明好学,喜欢文史,热心于兵略。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乘金人围困汴京,乘机攻占宋西安州和怀德军,镇戎军告急。

  镇戎军是宋朝西北门户,如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但当时这处要塞却没有守将,上级便任命曲端担任知镇戎军兼经略司统制官,去镇守镇戎军城。

  曲端临危受命,不辱使命,抵御夏人,使其不能南下一步。

  曲端后来多次击败金国大将完颜娄室,和撒离喝。

  曲端威震敌胆、屡破强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令严明,执法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