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
�敢之长得方头大耳,一双大眼睛在双眼皮的眶内骨碌碌转动,他的人中很长,使得双唇有点突出。秦东方想起来了,这种长得像孙悟空一样的嘴被民间称做雷公嘴。他的头顶微秃,前额宽阔明亮,双耳耳垂很大很大,像是释迦牟尼的耳朵,人倒显得很爽气。

  “秦秘书长,不,秦局长,欢迎你到出版印刷管理局工作。刚才党组研究,由你暂时管‘扫黄打非’办公室,叫你管这个处室我知道这有些委屈你,但这只是暂时的,黄鸣翱副局长年底到年龄,他退了之后,你的担子还可加重点,你还年轻,先熟悉熟悉全局情况,来日方长。对了,至于排名嘛,根据提拔副厅的年限和到局任职的时间算,你排在钱无忌同志之前。”秦东方想,排在钱无忌之前,也就是倒数第二。他皱了皱眉头。

  杨敢之似乎看出了他脸上细微的变化,补充说:“东方同志,这排名问题我是专门请示过省委办公厅的,这是办公厅的答复。顺便告诉你,你还兼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秦东方说:“排前排后,我无所谓的,今后工作还靠杨局长多支持。”

  “那是当然的,当然的,我想给你介绍一下你分管的那个处室的情况。”由于涉及到人事问题,杨局长小心地关上了办公室的门。他们闭门谈到了主持工作的“扫黄”办副主任宋瑞诚。

  他们密谈了一个小时,这次密谈的内容,秦东方从来没说过,别人也无从知道。总之,他准备在出版印刷管理局好好干上一番,让世人看看我秦东方到底是骡子是马。至于局里的人际关系,他从刚才杨局长的谈话中也微微体会出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面对这种复杂微妙的局面,还是小心为妙,首先是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至于大田里的活,掌柜的布置多少干多少,没有必要挑肥拣瘦的。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他呷着人参茶,仔细地翻看由他分管处室工作情况的材料。从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来看,这位下级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都还是不错的,材料也总结得头头是道。通过杨局长的介绍,他对这位处长和处里的同志有了大致的印象。他耳畔响起了杨敢之局长深沉的话音:“‘扫黄’办副主任,宋瑞诚,今年四十九岁,1990年由空军转业,原为空军机械学院学员队上校政委,为人正直,有正义感,组织能力综合能力均很强,文字功底扎实,且多才多艺,业余时间喜欢舞文弄墨,画画,刻印,写小说,都能来几下。但是此人性格爽直,说话就有点随便。不分场合,不分对象,言词尖刻常常弄得别人下不了台。父母也只不过是上海滩的工人,说话却傲滋傲滋的像是一个贵族。他是因为在省书刊批销总公司党委班子里与钱无忌,钱副局长关系不好,被调到机关来的。有群众反映,这老兄部队里的作风不改,有点盛气凌人,个性太强,看问题显得偏激,对领导同志不够尊重,自以为是。有人说他是机关里的‘特别处长’,他还自命为‘狂狷之士’。总之,对他既要用其所长,又要抑制所短。这是个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的有极大争议的人物。他在‘极大’两字上加重了语气以示强调。”

  “我们这些情况也是干部处考察的,是一些领导和群众的反映,仅供参考,时间长了你自己会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当然,这项工作在局里也还比较薄弱,不过我会全力支持你,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说出来。下面我还有个会,我已叫机要室把这‘扫黄’办的材料调了出来,这几天你先看看材料,熟悉熟悉情况再说吧。”

  杨局长上述介绍,他不仅详细地写在了笔记本上,还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对他的直属部下,他感觉仅凭杨局长的介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