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母鸡啊
“徐啬夫,夏啬夫,上次吾等吃的叫‘沙葱炒鸡子’,这鸡肉又是什么做法?”等风卷残云吃完后,东席的苏延年意犹未尽,如此问道。
徐奉德看向东席末尾的夏丁卯,厨啬夫摸了摸嘴,笑道:“大盘鸡!”
其实任弘最初教夏丁卯这道菜时,是不太愿意承认它是大盘鸡的:没有干辣椒、青椒,没有土豆,没弄到八角、桂皮,甚至连糖都没有,只能用夏丁卯自己腌制的豆酱来上色,总觉得味道差了点。
可当它出了锅,任弘品尝过后,却不得不承认,虽然配料不如后世丰富,但却已经做出了疆菜的精髓:
那就是量大味美,豪爽简便!
“这也太……”
吴宗年琢磨着这菜名,总觉得怪怪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好名。”傅介子却十分欣赏。
“简单明了,不必拐弯抹角,这就是边塞吃食该有的样子。”
“傅公尝出来了!”
夏丁卯感觉遇到了知己,十分高兴,离席道:
“教老朽做这道菜肴的置佐任弘,也是这样说的!”
傅介子眯起眼:“哦?他如何说?”
夏丁卯道:“任弘说,这道菜,虽然好吃,但既不精,也不细。”
他抬起头,看到傅介子吃得大汗淋漓的面庞,嘴角沾着的肉汁,笑道:“更不雅!”
“所以,它绝非儒生文士之肴!”
夏丁卯朝傅介子作揖道:
“而乃将军之肴也!”
……
任弘一直觉得,两千年后,江南菜和西北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江南和魔都的菜品讲究精细,完全继承了古代文化人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点像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而西北菜,则是另一种风情: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
不存在优劣之分,但吃法的不同里,暗含着一个地区的性格。
时间往前推两千年,还是边塞之地的大西北,也是一样的场面,远征的将军、候望的戍卒、匆匆而过驿使们,没那么多闲工夫等庖厨做精致小菜,细嚼慢咽。
他们只需要量大管饱,盐味再重点就更好了,毕竟西北日头烈,每天要流好多汗咧!
所以、任弘的这份总结,真是对极了傅介子这边塞老行伍的口味!
“将军之肴,说得好!”
对这说法,傅介子只差拍案叫绝了。
在傅介子看来,今日在悬泉置摆这么多筵席、案几、尊俎已是浪费时间。
就该盘腿坐于地上,端着一盘“大盘鸡”就着那宽大柔软的蒸饼,吃个痛快!
吃完后,一抹嘴,一砸盘,就该带着士卒们,持刃去干大事了!
他拍着微挺的肚子,笑道:“今日还需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