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一拍即合
粟特人的聚居地。善于经商的粟特人把撒马尔罕建造成一座美仑美奂的都城。

  史书上如是记载撒马儿罕,即汉朝罽宾地,隋朝曰漕国,唐朝复名罽宾。皆通中国。元太祖荡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始有撒马儿罕之名。去嘉峪关九千六百里。元末为之王者,驸马帖木儿也。

  现在,河中地区已经为苏谨平定,撒马尔罕便一直被苏谨作为帅帐所在地。城中的清真寺早已被推平,城中已经看不到一丝伊斯兰教的痕迹,书籍被烧掉,连墙上的文字也被凿掉了,普通的民众也一律被勒令改穿汉服了。

  河中的平定,不但引来了大量的大秦商队,还有佛、道两家也纷至沓来,在这里发展信徒,募集资金建佛寺道观。

  对此,苏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抽调了一些俘虏为劳力。短短一年时间,城中已经建起了寺庙、道观两座,有僧道各两百余人;

  他们正在努力弘扬佛法道义,成绩不错;已经发展了数千信徒。大秦来的商人,也多到寺庙、道观去进献一些香油钱,香火渐盛。

  城北的军府里,苏谨因为前阵子得了一场大病,整个人消瘦了不少,好在经军医救治,他已无大碍。

  参将陈汝南、李晟、杨再成、游击吴天,参谋钱达、王喻等围于地图前,正在彼此交谈着。

  钱达说道“萨法维在呼罗珊地区集结了近十万大军,还有大量火炮,这个时候,恐怕库尔德人是不敢轻举妄动的。”

  苏谨说道“也不指望他们立即行动,如果萨法维敢于对我们发动进攻,他们在后方起事,便能起到极大的牵制作用。

  另外,圣上的意思是,我大秦将以阿姆河为界。阿姆河以西,要扶植一个亲近我大秦的小国,作为缓冲。这样的事,肯定难以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必须有耐心,慢慢布局。”

  参将杨再成说道“现在杨吉儿非常听话,照我说,还不如扶植杨吉儿到阿姆河以西建国来得利索,这库尔德人我们也没接触过,鬼才知道他们作何想法。”

  苏谨说道“杨吉儿不行,别看他现在这么听话,真让他到阿姆河以西重新建国,将来如何就难说了。而且不可能把钦察大摹上的哈萨克人全部赶到阿姆河以西去,将来其同族之间难免内外勾结,对河中地区的稳定反而不利。扶植库尔德人则没有这些隐患,他们现在一直被奴役压迫,能得到大秦的帮助,对他们而言是求之不得的事,不管从哪方面看,库尔德人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参谋钱达说道”大将军,如果我们不参战,就算给库尔德人提供武器,他们也很难抵挡住萨法大军的戟,更别说在阿姆河以西建国了。

  所以,我觉得除了策反里海以西的突厥人之外,在呼罗珊一带还应该再扶植一股势力,与库尔德人形成联动,这样才有可能扛住萨法维大军的猛攻。

  一直以来,乌兹别克人都是萨法维的死敌,在阿拨斯一世期间,乌兹别克人虽然被打败了,但他们在阿姆河以西仍有众多族群,只要我们给予一些支持,便不难让他们与库而德人形成左右呼应之势,让萨法维顾此失彼。“

  苏谨想了想,觉得此举很有必要,里海那边的红头虽然势力大,但离得太远,只能挑拨离间不能控制。何况扶植一股势力和扶植两股势力差别不大。大秦有大把淘汰下来的的武器,完全可以赊给他们,就算白送问题也不大。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