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节
�重新翻新,把废弃之地,埋上大量的发酵肥,人工灌溉,转化成适合庄稼能够种植的土壤。

  这个过程是极其辛苦且吃力不讨好的,因为就算土壤结构转变好,种下的庄稼在前面一两年几乎没有什么成,可这些也必须要种下去,一点点的让这些农作物改变这些糟糕的土质层,让这一块土地形成一个适合庄稼生存的小型生物链,这样连续一两年后才能种出正常成的庄稼来。

  “就是这里,等我先做个示范,大家再行动。”沈潇云也没用去管那些比他们多出好多倍的游客,拿着手机对着他们拍摄围观的游客,开始着手脚下的一片荒地。

  他把锋利的铲子对准地面,然后一脚往地里蹬,了好大的劲儿,铲子进入土里,然后双手用力往后压,一块干硬结实的土块翻出来,如此循环,一铲子挨着一铲子下去,连续铲了将近十来铲子,沈潇云停下来,换了一口气。

  许久没干农活的他,发现才翻一会儿就有些吃力。

  这样是不行的啊。

  “就是这样,这一块都是我家的,随处都可以开挖。如果拿的是锄头,就这样操作。”沈潇云找来的锄头是那种锄头像长舌头那样,前段带月亮形的缺口,弧度很锋利,而且锄头长且厚,看起来非常的用锹。

  “要非常用力挖下去,挖深一些,然后往前压,摸索着如何借用身体的力量会轻松很多。”沈潇云拿着锄头也操作了几分钟,翻了一小块地后,把锄头还给那位游客。

  看起来挺简单的嘛。

  不管是跟着一起过来帮忙干农活的游客这样想,就连不少围观的人也这样嘀咕。

  因为沈潇云那十几下,看起来很轻松,几乎没有吹灰之力,几铲子下去,就跟铲豆腐一样,翻新了一小块出来。

  然后拿着铲子和锄头的游客们发现,这些家伙似乎不怎么听话,每一铲子下去,他们是往死里蹬,都不下去,他们拼命的舞动锄头,锄头也没有向主播那边,一锄头就能挖到底。

  一对比,主播那才叫挖地,他们这是刨地,就浅浅的一层地皮,这就很伤人自尊了。

  “一铲子铲不到底,就在同一个地方多铲几下。你们没干过农活,暂时还不习惯用这些工具,挖不到底很正常,像我小时候跟你们一样,这个是干习惯了,摸索出经验,才能顺手。”许多农活看起来很简单也很轻松,可有时候就是需要巧劲。

  比如现在翻地,就得用上巧劲,蛮干的后果就是腰酸背痛,第二天会手心脚底蘑泡,疲惫到怀疑人生。

  拿着农具的游客们不吭声,才几分钟,他们额头开始冒汗了,眼前也就一点点翻开的土壤。

  那翻新的地方,也就是比他们下盘稍微多那么一点点。

  而再看主播那边,已经有两三米长,一米宽的样子,而且每一块铲出的土壤都是一大块,像大型的瓢子铺在地上,整齐且规律,跟他们这些碎成渣渣的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果然主播还是会干农活的啊。

  半个小时后,沈潇云翻出了一块大概有大米长的土地,他让游客们休息一会儿,歇口气。

  憋着一口气的游客们觉得这半个小时简直就是人间地狱,他们第一次发现这种荒地真的好坚硬,干农活也真的很要人命啊。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