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视眈眈,内忧又冒了出来。
全国各地很早就有了各种各样闹事的人,这些人无非是聚集在一起抢劫,然后学汉高祖刘邦一样逃到山上躲避官府的追踪,最多也就是杀掉县令和县尉,然后等着被杨佑派来的正规军剿灭。
从广德三年开始,一切都有些不一样了。
先是北方的蝗灾、兵祸、突厥入侵。
然后是连年的大旱和黄河决堤,黄河沿岸河北河南山东诸地几十万人沦为难民。
灾荒之年,颗粒无,接着就是饥荒和瘟疫,没有粮食那就吃人。
于是北方各地,尤其以西北为甚,易子相食,甚至出现了买卖人肉的市场。
国库早就被杨庭耗得差不多了,杨佑好不容易经营起色,又全都花了出去,甚至还远远不够,朝廷要赈灾,就得向别的地方伸手,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南方就不得不背上了重税。
拆东墙补西墙,杨佑没有一刻不是揪心难过的,如果西墙能补上,那就相安无事,如果没补上。
也就不会再有后续。
广德五年,负责修筑黄河堤坝的工部尚书张剂贪腐案爆发,激起山东各地的又一次民变。
陇西一带,流贼四起,四处流窜抢劫,还有人纷纷建国,于是呈递给杨佑的折子上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国家,首领都叫什么混天魔王、黑旋风、过江龙。
到底叫什么都不再重要,火势已成,他先派了好几拨官员前去招安,因为粮草无法及时提供招安计划也就破灭了,杨佑迫不得已选择了刀兵相见,调集刘恒诸部前往陇西平叛。而刘恒递上来的折子更是触目惊心,已经有不少因为贪腐而没能领到粮饷的士兵也加入了流贼的队伍中。
于是打着打着,流贼的队伍越来越大,齐国士兵逃亡的越来越多。
到了广德七年,重压之下,不光是北方叛乱,连南方也隐隐有了民变的苗头。
天下除了益州因为地形而幸外,其他地方都面临着可怕的压力,突厥听闻中原战乱,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南下,杨佑甚至都不敢动杨遇春的军队,最后朝廷实在无力供养,杨佑只能放权,让他自行筹备军。
流贼的队伍动辄几十里,穿街过巷,见者生畏,刘恒挑了几个打头的歼灭,却依然止不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流贼。
广德八年,王忠被杀,其部下赵荣起兵自立,占据了辽东一线。赵荣并非是走投无路的平民,而是有出身有官职的将领,他的行为终于在齐国即将崩溃的堤坝上开了一个小口,无数洪水透过裂缝滚滚而来。
各地世家、将领纷纷起兵,又都是在中原腹地,京畿道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同年八月,原来在汉中养老的刘武召集旧部谋反,声称当年杨佑矫诏进京,杀害了原本应该继承皇位的四皇子杨仕,又毒杀了先帝杨庭,身为皇帝,穷兵黩武不知体恤民情,连年与突厥征战,对百姓征发重税,引得天怒人怨,连苍天也看不下去,降下了灾荒以示惩戒。
刘武身为先帝重臣,不忍见天下为此卑劣小人所夺,故起兵反齐,讨伐无道。
除却不纳妃和没有后代之外, 杨佑在私德上并无可指摘之处,然而想要拉起起义的大旗,就得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割据各地的军阀都纷纷掀起了造谣�
全国各地很早就有了各种各样闹事的人,这些人无非是聚集在一起抢劫,然后学汉高祖刘邦一样逃到山上躲避官府的追踪,最多也就是杀掉县令和县尉,然后等着被杨佑派来的正规军剿灭。
从广德三年开始,一切都有些不一样了。
先是北方的蝗灾、兵祸、突厥入侵。
然后是连年的大旱和黄河决堤,黄河沿岸河北河南山东诸地几十万人沦为难民。
灾荒之年,颗粒无,接着就是饥荒和瘟疫,没有粮食那就吃人。
于是北方各地,尤其以西北为甚,易子相食,甚至出现了买卖人肉的市场。
国库早就被杨庭耗得差不多了,杨佑好不容易经营起色,又全都花了出去,甚至还远远不够,朝廷要赈灾,就得向别的地方伸手,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南方就不得不背上了重税。
拆东墙补西墙,杨佑没有一刻不是揪心难过的,如果西墙能补上,那就相安无事,如果没补上。
也就不会再有后续。
广德五年,负责修筑黄河堤坝的工部尚书张剂贪腐案爆发,激起山东各地的又一次民变。
陇西一带,流贼四起,四处流窜抢劫,还有人纷纷建国,于是呈递给杨佑的折子上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国家,首领都叫什么混天魔王、黑旋风、过江龙。
到底叫什么都不再重要,火势已成,他先派了好几拨官员前去招安,因为粮草无法及时提供招安计划也就破灭了,杨佑迫不得已选择了刀兵相见,调集刘恒诸部前往陇西平叛。而刘恒递上来的折子更是触目惊心,已经有不少因为贪腐而没能领到粮饷的士兵也加入了流贼的队伍中。
于是打着打着,流贼的队伍越来越大,齐国士兵逃亡的越来越多。
到了广德七年,重压之下,不光是北方叛乱,连南方也隐隐有了民变的苗头。
天下除了益州因为地形而幸外,其他地方都面临着可怕的压力,突厥听闻中原战乱,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南下,杨佑甚至都不敢动杨遇春的军队,最后朝廷实在无力供养,杨佑只能放权,让他自行筹备军。
流贼的队伍动辄几十里,穿街过巷,见者生畏,刘恒挑了几个打头的歼灭,却依然止不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流贼。
广德八年,王忠被杀,其部下赵荣起兵自立,占据了辽东一线。赵荣并非是走投无路的平民,而是有出身有官职的将领,他的行为终于在齐国即将崩溃的堤坝上开了一个小口,无数洪水透过裂缝滚滚而来。
各地世家、将领纷纷起兵,又都是在中原腹地,京畿道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同年八月,原来在汉中养老的刘武召集旧部谋反,声称当年杨佑矫诏进京,杀害了原本应该继承皇位的四皇子杨仕,又毒杀了先帝杨庭,身为皇帝,穷兵黩武不知体恤民情,连年与突厥征战,对百姓征发重税,引得天怒人怨,连苍天也看不下去,降下了灾荒以示惩戒。
刘武身为先帝重臣,不忍见天下为此卑劣小人所夺,故起兵反齐,讨伐无道。
除却不纳妃和没有后代之外, 杨佑在私德上并无可指摘之处,然而想要拉起起义的大旗,就得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割据各地的军阀都纷纷掀起了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