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搏击俱乐部
��

  二是1984年科恩兄弟的处女作《血迷宫》,它的150万制片费由60多个小商人合资。

  这个事例之所以成了制片融资的经典,是因为钱不是在洛杉矶、纽约这种地方筹的,而是在明尼阿波利斯市。

  那是科恩兄弟的家乡,一个冰冷的小地方,却恰恰让众筹变得火热。

  你在洛杉矶街头,喊一声“我是电影制片人”,也许不远的一个老头就会说“我是斯皮尔伯格”,另一个老太太说“我是伊丽莎白-泰勒”;在明尼阿波利斯,人们却会好奇和尊重地看着你,哇,电影人!什么?我有投资电影的机会!?好啊!

  他们甚至都不是高收入职业者,是有点闲钱的小商人,像开一家发廊的、开一家保龄球馆的,在大城市很难找到他们。

  所以在《血迷宫》之后,独立制片人们不再只盯着那些大富翁,兴起了寻找“心怀电影梦的乡下人”的融资新潮流。

  但是这两种众筹都要消耗大量时间,像科恩兄弟当初就用了一年半,并不能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再说自己连个剧本都没有,拿什么去取得潜在投资人的信任?

  “似乎……只能……”叶惟的眼睛转了转,自然地瞄准了一个群体:亲戚朋友。

  事实上,亲戚朋友是众筹中最容易拉拢的投资人,他们也是电影学院学生们的主要拍片经费来源,有句老话说得好“你有亲人,你有朋友,你就有钱。”

  只是他的亲戚们,才刚刚亲眼目睹《婚期将至》的惨败,而且以他的年纪和名声……他们不会投钱的。

  那么,朋友们!

  “伙计们,还是要靠你们啊。”叶惟可以99。9%肯定《阳光小美女》的剧本价值远远超过50万,0。1%的风险值得去冒!

  当下,他拿起手机,一边走向窗边,一边打给了列夫。

  “嗨惟哥,出去玩吗?通宵!我知道ucla那边开了间新的咖啡店,有好多美女大学生在那里兼职,嘿嘿……”

  “不是今天。记得白天的时候,我跟你们说我准备做点大事吗?”叶惟站在窗边,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有新进展了。”

  “哇,什么大事?”

  “我要制作一部电影,现在看中了一个好剧本,买下它需要50万,可我只能拿出5万,我需要投资,你要入伙吗?”

  “慢、慢、慢着!你是说……”那边的列夫倒抽了一口冷气,压着声音:“你是说,电影的那种电影?”

  “是的!长片,真正的电影!”叶惟哈哈一笑,“老弟,你怕了?”

  “怕?!”列夫尖叫一声,“我他马的太佩服你了!惟哥,你就是个天才!你太对了,拍那种几分钟的短片,又怎么能显出我们非凡的才华!?长片,只有长片,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会成为大明星的,宝贝!”

  叶惟笑道:“兄弟,这是非常严肃的事,但你说得也没错,要是成功了,我们肯定会是全美、全球瞩目的酷小子!”

  “噢我的国王!我们会到白宫的,布什那个战争犯会接待我们,我该跟他说什么?你好,乔治-w……bullshit!”

  列夫陷入了一种不可自拔的狂想之中,“还有,我们会出席奥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