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主子一举一动要拿什么要喝都一清二楚,更别提与人交头接耳的大动作了。

  再说,笔试的内容由皇帝今日才提笔,其余人都不知道也就泄题不了,为的就是试探谢郁离的才学究竟如何。

  明明是露天的殿外,周围却很静,只有滴漏的水珠流淌预示时间,内侍不时在许多张桌子旁停留,观察所有人的字体与答题思路。带着几分尤存疑的心态,他靠近谢郁离的位置,见上面字迹工整秀气,与其主人一般形容,里面的答辩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当下看另一名的答卷,又是一种形容,此人洋洋洒洒俨然写了一大半,明明下笔有力飞快,每一个字却没有潦草难认,从转折处带着锋利,而思路是连成一条线的,逻辑鲜明。

  笔试过后,内侍将自己的心得上报,皇帝将答卷翻了又翻,手两边是两个人的答卷,果然如考官所言,实在难分高下。

  然而以此还不能替谢郁离洗清嫌疑,从前就有信心不足买通考场人员的例子发生,结果一举高中比他料想的勉强入围相去甚远,又仅仅是一道题目可以助益,最后在牢狱悔不当初。

  揉揉看花的眼睛,皇帝对内侍道:“宣他们过来吧。”

  临时反应骗不了人,他倒要看看,太傅力保的人究竟有何等实力。

  得见天颜,众人不约而同地参礼,皇帝抬手,内侍立即道:“。”

  “问:嘉兴突逢水灾,作物冲毁,百姓受灾,若尔等为知府,该如何?”

  有人抢先回答:“开粮仓赈灾。”

  立即有人反驳:“开官府粮仓需要批准,京城嘉兴一来一回耗时间,等你开了粮仓,灾民都饿死大半了。”

  “依我说,应当与城内富户协商,各家拿出一成谷米,以解燃眉之急。”谢怀瑾思忖过后,才慢慢开口。

  “果然是张狂小儿,只能纸上谈兵,”一名三十来岁的举子哼笑,“我且问你,你哪来的资凭让城内富户慷慨解囊,天底下可没有那么多的善人。”

  “三哥说得很有道理,”久久不发言的谢郁离打破沉默,他不止是因为那人欺辱谢怀瑾,还有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说的确实有道理,“具体条例可详细告知商户,比如赈灾了的商户来年可以去赋税。”

  “不仅如此,还可以灾情过后一段时间内米粮上涨三成价钱。”谢暮白接着说下去。

  “可笑,涨价不更是让百姓买不起米粮,做惯了几个月的公子哥,就真当自己没有流落市井了?”还是笔试时嘲讽过谢郁离的那个人。

  谢郁离道:“买不起又不是买不上,再者,你不下令调整米价有个范围,商户反而肆无忌惮。”

  谢暮白如同一种找到对手的兴奋,滔滔不绝道:“嘉兴的米价涨了,其他城的米价可没有涨,他说得没有错,我确实市井流落,所以很清楚有人为了省上一枚铜板可以长途跋涉去他地买更便宜的物品。”

  谢郁离道:“米商虽然短时间获利,但日子长就会发现客源稀少,又会调回价格。在涨价这段时间,嘉兴可向其他城求救,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嘉兴本身离富庶之城便近,江南又多水,知府带领民众挖渠引流,不让洪水祸害别的城镇,而其他城镇为嘉兴提供食物,互惠互利。”

  “不仅如此,灾民流散极易造成隐患,将他们好生安置,每日提供饮食并提供防洪工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