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
好玩。

  时交子时,还要点天灯,也是这个地区特有的风俗,专门在院里立起一根高十米左右的杆子挂天灯,彻夜不熄。庭霜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把灯挂这么高呀?”

  “蠢材!”孟克俭骂了他一声。

  “你别骂了,当心孩子真变蠢了。”杨氏叨叨完又耐心解释,因为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玉帝很高兴,赏了好多金银财宝,除夕是灶王回来的日子,如果不给他燃一盏灯,他会找不着路,带不回钱来。

  “神仙也会迷路呀。”庭霜笑得前仰后合,直到孟老头瞪了他一眼。

  迎完神是围炉守岁,一家人围坐一起,欢乐合美。两个小的困得不行,在炕上就脑袋点点睡了过去。庭霜也觉得有点困,却舍不得睡。这是他头一次过这么快乐的新年,在前世他没了父母,最怕过节,同学朋友都回家团聚,只有他孤独地有校园里瞎晃,到街上随便找点什么吃的,回来打游戏灌贴子,春节没地方去,在学校里和其他无家可归的人一起吃饺子,观看越来越没意思的春节晚会。

  穿到这个世界,虽然没电没网络,可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年,吃饺子,迎财神,点天灯,比看春晚快乐多了,还有压岁钱可拿。

  庭霜兴奋不已地又吃又喝,和弟弟们一起玩游戏,古代的游戏又有趣又益智。

  有来源于s箭的投壶,还有类似现代保龄球的木s,七巧板,猜谜语。正玩得不亦乐乎,忽然听到门外有嘈杂的声音。

  “霜儿你去瞧瞧,”杨氏嘱咐他,“八成是送财神爷的,如果人多,就说‘接啦’,千万别说不要,这是规矩,别跟去年一样傻不楞登的。”

  庭霜心里挂黑线,谁说我傻不楞登的,瞧俺这睿智的眼神,锃亮的脑门,一看就知道智商高达二百五。

  待到大门前一看,原来是一帮贫苦的穷孩子手拿树枝,枝子上挂着小铜钱,边摇边喊:“送财神爷”啦。庭霜也明白这是要讨赏的,好几十个鼻涕娃人数不少,要拒绝只怕不太好,如果只说一声“接啦”,这些孩子们只怕会很失望,脸上失了光彩。

  庭霜咬咬牙,给了每一个孩子一枚新铜钱,这可是他刚得的压岁钱。

  不过,看着这帮孩子高兴地蹦蹦跳跳去下一家,也沾染了他们的兴奋,花几十个新铜钱让一大帮娃娃高兴,这买卖还是蛮划算的。

  新正时,又是人来人往的拜年,关系不太近的人家就投贺年卡当拜年了,主客都省事。否则就得登堂入室,拜年寒喧,每家折腾下来也很累人。

  元宵节是过年的最后一个□,开封全城都张挂着各式彩灯,处处燃放烟花,火爆连天,万人空巷。街上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猜灯谜吸引了许多人观看,最壮观的是无数只灯笼扎成山林形状的“灯山”,灯上绘着神仙传说和佛教故事。真是火树银花,璀璨生光。

  庭霜在现代社会度过了多年禁燃禁放的冷清节日,还是头一回过如此热闹,节日气氛极浓厚的节日,就象乡下小子进了城一般兴奋,玩心大起,天还没黑就带着弟弟妹妹出去看灯。

  一手拿着小吃,一手提着彩灯,一群人玩得不亦乐乎。

  忽然东南方亮光大起,照亮半个天光,配前满街华灯,效果真是……有点不大对劲。

  庭兰欢快地又蹦又跳,伸着小指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