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天降
�前的禁军越来越少,似乎全无杀敌之意,濒死之人本该拼命求生才是,这些御前侍卫却在有预谋的后退,难道他们身后尚有可容身之地,他未来得及细思,忽听身后方阵大乱,箭如飞蝗般自身后射来,他拔刀挡住来箭,大声喝道:“肖其,管好你的后路军。”

  无人应答。

  箭矢如雨而至,奉安军立时便死伤惨重,倪大义暗道,难道是肖其叛变了?正要破口大骂,忽听山林中响起一声呼喝,跟着震天的喊声响起。

  “奉安军听令,倪大义生来重瞳,为赤坎皇族,凡若降者,既往不咎,生擒贼首,官升三级。”

  倪大义面如死灰,险些摔倒在地,这喊声齐整,响彻山林,约莫有上万人在呼喊,甚至掩住了杀伐嘶吼声。

  喊声连绵不断,奉安军人心大乱,肖其总算是有了动静,他身上受了箭伤,连滚带爬的跑过来,惊道:“将军,后方有卫军数万,咱们已给断了后路。”

  倪大义大骂恒光帝阴险,转身欲寻后路时,却见禁军已然退到了峡谷中去,那峡谷细长,仅能容数人通过,后方已是死路,而前面卫军旗帜竖起,似乎有数不尽的人往这里涌来。

  不觉间,奉安军已被逼入了绝路,卫军自前方合围,万马奔腾,弓箭火枪齐发,奉安军立时死伤惨重。

  喊声仍在继续,响在耳边如同炸雷,奉安军中有人大喊一声,扔了兵器,道:“我降了,是倪大义说要勤王。我”他话音未落,便被身旁的奉安军砍杀了,但投诚的人越来越多,奉安军中赤坎人不过数千,如何能杀的及,不一时便有近万人丢了手上刀刃。

  倪大义见大势已去,不由长叹一声,当即集中了手边锐,往斜刺里冲去。

  “倪大义!”马声长嘶,一名穿着御前侍卫服的年轻人纵马而来,话落人到,长刀直砍而下,挡住了倪大义去路。

  赤坎人蛊惑奉安军作乱,在凉西山和禁军大战,恒光帝御驾坐镇,运筹帷幄,奇兵突袭,俘获贼首三十四人,杀赤坎人五千,奉安军四万余人缴械投降,禁军只死伤三千,可谓是大获全胜。

  倪大义慌乱之中带了锐逃逸,却被御前侍卫舒少君追出百里,最终在西冷河将其生擒。

  卫明晅坐镇军中,圣旨连下,安抚奉安军中投诚之人,擢公孙宇为奉安军统领,凡立功者皆有封赏。

  子夜时分,宋婴、王折坔等人来报,言道外面大局已定,请卫明晅先回行宫歇息。

  卫明晅虽未亲自上阵,却也疲累的很了,他强撑着神,交待了诸项事宜,又对王折坔道:“军中事务,你和范凡商议着来,若有大事,再来回禀,倪大义呢。”

  王折坔道:“是。正押在外面,陛下可要见他?”

  卫明晅脱了身上带血的战袍,顺手扔给随侍的冯尽忠,道:“不必了,在三军阵前杀了就是。”

  王折坔和宋婴相顾骇然,卫明晅向来仁慈,鲜有如此草菅人命时,但倪大义等是赤坎人,聚众作乱,本是诛九族的死罪,确实无可赦。

  “怎么?有何不妥?”卫明晅问道。

  王折坔道:“禀陛下,是否要细细审问?”

  卫明晅半身浴血,浑身皆带着肃杀之气,连连冷笑道:“赤坎人嘴硬的恨,审不出一二来,三千禁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