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
  见踪影了。吴千户闷声问女儿:

  “那牲畜呢?”吴月娘脸扭向一边,似乎不愿意提到那人,旁边一个帮忙照顾病人的女子搭腔道:“刚才在这儿的……”吴千户重重叹口气,想到女儿吴月娘现在正住在医院里,不适合大肆声张这事儿,也就忍下了,心中暗想,这事还没完,等女儿出院后,得告那个牲畜一状,吴某人也算是个在官场混过的人,得让西门庆知道他的厉害。

  吴月娘是在三天之后出院的。出院后的头几天,她一直住在娘家,同母亲说了好些贴已的知心话,同父亲吴千户交谈的不多,但话题十分关键。吴月娘说:“我要同他离婚。”吴千户说:

  “离,坚决离,我家这么优秀的女儿,哪里找不到好女婿?”吴月娘摇摇头,眼中流露出迷惘的光:“这辈子我再也不嫁人了。”吴千户想了想说:“这样也好,一个人可以暂时清静一阵。”吴月娘说:“不,我要出家,请老爸支持我。”吴千户惊讶地“啊”了一声,嘴巴张大得像个瓶盖儿,好半天没合拢。

  吴月娘要削发为尼,真真急煞了她爹吴千户,看官们倒是想想,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的子女,竟主动投身佛门,让吴千户那张脸往哪儿搁?一连三天三晚,吴千户坚持做女儿的思想政治工作,劝说她收回此念,吴月娘默默听着,也不作任何表态,她心里主意已定,断绝滚滚红尘中的俗念,到岫云庵去做一名尼姑。吴千户的思想政治工作不灵了,面对新时期的一代人,他无可奈何,只好口头上答应让女儿住进岫云庵,同时他预先给岫云庵的那个女主持打了招呼:小女借此风水宝地暂住几日,有劳主持多多关照,只是有一条,小女出家当尼姑的请求万不可答应。女主持是个很灵活的人,一手捏着念珠,另一只手竖起佛掌,口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第九回:吴千户为女求情,应伯爵权作说客

  01

  《清河日报》座落在市中心解放路一带。很久以前,此地是一所英国教堂,刚解放那阵,一场大火使教堂化为灰烬,新中国清河市第一任市长站在教堂遗址上即兴讲演,热血,激情荡漾:“我们能够烧毁一个旧世界,我们也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新世界!”按照第一任市长的安排,在被烧毁的英国教堂遗址上,没过多久就建成了一幢楼房,挂了块金字招牌:《清河宣传战线》编辑部——那也就是《清河日报》的前身。光y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清河日报》早已鸟枪换炮,由创办之初的七八个人上十支笔,扩充到了五六百人一百多台电脑,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社会主义新闻队伍。

  应伯爵就是这支新闻队伍中的一员。刚参加队伍那会儿,应伯爵感觉光荣至极,应家祖祖辈辈没出过文化人,到他这一代时祖坟冒青烟了,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竟然能当上记者,记者,那可是无冕之王啊!自打当上记者后,应伯爵无论走在大街上还是坐在会议室里,脸上都有种洋洋自得,光荣成了个伟大的印痕,始终铭刻在他那发亮的脑门上。

  不过,当记者的时间久了,应伯爵私下也对自己所从事的行当产生过怀疑,写会议报道,写人物专访,还有向企业拉广告要赞助,记者嘛,如此使劲地吹喇叭抬轿子,无非也只是为谋口饭吃而已,看来社会上把新闻记者和野j妓女相提并论,也并不是完全没道理的。

  他想起流传很广的一则笑话:有个妓女被jing察抓了,jing察问:“什么单位的?”妓女正经八百回答:“报社的。”jing察问:“什么报社?”妓女答:“《人人晚抱》社。”jing察笑道:“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