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
服部平次把自己的笔记本抛了过来,远山凛接住之后翻到了夹着照片的那一页,然后看到了一幅……
航海图?
“看样子还是用笔画在羊皮纸上的。”
远山凛看了看上面陌生的地名,完全不知道这幅航海图到底指的是哪部分海域,甚至不能确定这是英语。话说这位老爷子在开始做琴之前还做过水手吗?!
“我不知道啊。——毕竟活了一百多岁了,人生经历肯定相当丰富。”
青森不亏是长寿之乡……
远山凛感叹道。不过话说回来,凉生的母亲作为老爷子的第一个孩子,看起来没有那么老,顶多五十来岁的样子,而次子姬路光行据说才三十岁出头,那么这个老爷子有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应该是……六十多岁?
服部平次抽了抽嘴角——
“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远山凛笑出了声。
“所以你的计划是什么?”
“先休息一下,吃过午饭之后去了解一下那位老爷爷。——反正有三天时间,晚饭之后再回来钻研这幅航海图。”
远山凛表示同意,“你先睡一会儿吧,这么多人我估计管家先生一个人做饭会忙得够呛,我去帮他。”
原本已经呈“大”字躺在单人床上的服部平次刷地一下坐了起来:“我也去!”
“你昨晚不是没睡好觉吗?。”
“这可是个好机会,我们可以一边做饭一边聊一聊,说不定会知道些有用的情报。”
就服部平次的做饭水平……别了吧。虽然他说的很有道理,一般情况下老人都会和经常同自己的人相处的亲密一些,所以即便是那些做子女的都不一定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所以还不如去问那位管家和学徒。
“……切东西让我来,你负责递东西就行了。”
“啧。”
找到厨房的时候,远山凛发现那些人似乎又把集会场所转移到了这里。
管家先生和学徒大概是一开始就打算来准备午饭的,剩下的几个人,包括老爷子的两个儿子,都是来帮忙的,比他们早了几分钟到这里。
远山凛和服部平次进来的时候他们似乎是在聊那位老爷子的生平。
姬路长宗景早年随父母生活在波兰。母亲病逝之后,他便跟着父亲去了意大利,在意大利读了大学。毕业之后他当过士兵,战争结束之后就开始四处游历,在27岁的时候拜了一位很有名的匠人做师父,学成之后便离开去了美国,接着认识了自己的妻子,结婚之后回到了日本定居,一直到现在。
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经历。——那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是这么过来的。
“他真的没有做过水手吗?”
“没有。”意料之外的,做出这个回复的是那位年轻的学徒。
“你怎么知道?”——按理来说,就算老先生再怎么宝贝这个徒弟,也不可能把自己生平全部讲给他听才对。
“因为老师有记日记的习惯。”学徒向众人解�
服部平次把自己的笔记本抛了过来,远山凛接住之后翻到了夹着照片的那一页,然后看到了一幅……
航海图?
“看样子还是用笔画在羊皮纸上的。”
远山凛看了看上面陌生的地名,完全不知道这幅航海图到底指的是哪部分海域,甚至不能确定这是英语。话说这位老爷子在开始做琴之前还做过水手吗?!
“我不知道啊。——毕竟活了一百多岁了,人生经历肯定相当丰富。”
青森不亏是长寿之乡……
远山凛感叹道。不过话说回来,凉生的母亲作为老爷子的第一个孩子,看起来没有那么老,顶多五十来岁的样子,而次子姬路光行据说才三十岁出头,那么这个老爷子有第三个孩子的时候应该是……六十多岁?
服部平次抽了抽嘴角——
“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远山凛笑出了声。
“所以你的计划是什么?”
“先休息一下,吃过午饭之后去了解一下那位老爷爷。——反正有三天时间,晚饭之后再回来钻研这幅航海图。”
远山凛表示同意,“你先睡一会儿吧,这么多人我估计管家先生一个人做饭会忙得够呛,我去帮他。”
原本已经呈“大”字躺在单人床上的服部平次刷地一下坐了起来:“我也去!”
“你昨晚不是没睡好觉吗?。”
“这可是个好机会,我们可以一边做饭一边聊一聊,说不定会知道些有用的情报。”
就服部平次的做饭水平……别了吧。虽然他说的很有道理,一般情况下老人都会和经常同自己的人相处的亲密一些,所以即便是那些做子女的都不一定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所以还不如去问那位管家和学徒。
“……切东西让我来,你负责递东西就行了。”
“啧。”
找到厨房的时候,远山凛发现那些人似乎又把集会场所转移到了这里。
管家先生和学徒大概是一开始就打算来准备午饭的,剩下的几个人,包括老爷子的两个儿子,都是来帮忙的,比他们早了几分钟到这里。
远山凛和服部平次进来的时候他们似乎是在聊那位老爷子的生平。
姬路长宗景早年随父母生活在波兰。母亲病逝之后,他便跟着父亲去了意大利,在意大利读了大学。毕业之后他当过士兵,战争结束之后就开始四处游历,在27岁的时候拜了一位很有名的匠人做师父,学成之后便离开去了美国,接着认识了自己的妻子,结婚之后回到了日本定居,一直到现在。
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经历。——那个年代的人大多数都是这么过来的。
“他真的没有做过水手吗?”
“没有。”意料之外的,做出这个回复的是那位年轻的学徒。
“你怎么知道?”——按理来说,就算老先生再怎么宝贝这个徒弟,也不可能把自己生平全部讲给他听才对。
“因为老师有记日记的习惯。”学徒向众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