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农民和土地,证券交易所
�饰不住脸上的疲惫,陪着笑脸说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是做好份内的事情而已。”

  “这话说的,倒象小说上的台词。”陈文强笑着打趣道“展堂不必太拘束,我只是旧地重游,并没有检查工作的意思。对于展堂的才干,政府还是很放心的。”

  大概是疑心生暗鬼的关系,胡汉民总是有些心神不属,在别人的眼神中,总感觉在审视他。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也让他产生无数的猜想。

  陈文强并非不知道中华革命党的一些事情,但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因为他根本没把中华革命党看在眼里。现在国内的大局已定,就算是贵州,这个曾被同盟会所控制的省分,也因为同盟会会员之间的争权夺利,以及过于理想化的作法,而陷入了混乱。

  最终当地士绅向政府请求军队入驻,稳定地方,顺势被滇、桂政府军一举控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贫瘠的土地让那些充满理想的革命者们,碰得头破血流,不得不将美好的憧憬放在一边。

  同盟会没有基地,没有财力,人力也不强,政府又握着名份大义,再怎么折腾,也掀不起大风浪。而且,这是一个考察各人心思的好时机,只有将隐藏的暴露出来,才能看得更清楚,对付起来也更容易。

  证券金融市场,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近现代社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般的企业不能经营存款业、保险业和金融信托业务,它们吸收资金的渠道,除证券市场外,只能通过银行、保险公司和金融信托企业获得。证券市场为一般企业提供了向大众直接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方式,把一部分社会资金吸收到生产领域。

  而且,政府可以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的方式来影响证券市场上的证券利率,这如同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贴现率一样,这便成为政府间接调节金融业的杠杆。

  同时,当社会上银根松动,游资便自动流向证券市场。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必然把社会的游资更多地吸引去,使公司发行证券的成本降低,企业界筹资便利。相反,社会上银根紧缩时,证券市场的资金就流向银行,企业发行证券的成本提高,投资规模相对缩减。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可以形成这种自发的调节,使社会资金进行重新配置。

  放眼国内,能成为金融证券中心的,除了上海,再无其他地方能担此重任。上海的证券业务虽然开展的较早,但离政府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目前,洋商在上海证券市场“反客为主,越俎代我”,乃是陈文强和新政府的一块心病。为不让商业枢纽“尽为外人所操纵”,也为筹措经费,陈文强此行便是要主持成立“上海交易所”,打破洋商一家独大的局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已经做了先期的准备,证券交易所法、实物交易法、金银交易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已颁布,剩下的就是由陈文强来组织实施了。

  陈文强甫至上海,不顾疲累,于第二天便联络沪上商界名人商议创办。同时,各地早已得到通知的巨商富贾也纷纷齐聚上海,参与组织筹划。

  这是一块大肥肉,虽然打着“为国争商业主权”的旗号,却实际上是一场利益之争。有人凭藉雄厚的资金实力,欲独揽沪上证券物品金银交易权柄;有人欲申请成立单独的金业交易所;证券业内也有人欲自立门户,大家争执不休。

  “股票商业公会会员皆为业界精英,具有多年经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