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10.愿以此身,受你之痛
�:爱卿自入朝为官,只闻爱卿的贤举,从不闻有失检点之为,何来有罪一说

  孟珏磕头奏道:臣身为人师,却误教子弟。误了平常人,最多让朝堂少了一个栋梁,可误了太子,却会祸及天下,臣不但有罪,还罪该万死。

  此话怎讲太子的功课,朕和众位卿家曾一同查考过,爱卿教得很好。

  隽不疑他们也都点头。刘爽在经文诗赋方面表现十分突出。

  有一日臣想给太子讲述贤君、暴君的故事,教导他学贤君、厌暴君。臣先讲贤君,然后又给他讲述商纣王小时候的故事,希望他借此明白小时的善恶会影响大时的贤昏。臣讲述到一半,还没来得及批评纣王所行,身体突感不适,怕有犯殿下,所以匆匆请求退避。本想着第二日继续将故事讲完,可臣臣竟然忘记了,纣王的故事就只讲了一半,又是混在贤者的故事中,殿下年纪尚小,还未懂分辨,只会照着先生讲述的去做。臣臣罪该万死孟珏说着,砰砰地磕头。

  几位大臣如释重负地吁了口气,原来并非刘夷本性残暴。

  张安世跪了下来,一面磕头一面陈述太子的善行。比如对待大臣谦恭有礼,克己安人,小小年纪就知道每日去长乐宫给上官太皇太后请安,有这些行为的人怎么会是本性残暴的人呢

  刘询又以父亲的身份,赞了几句刘夷日常琐事上温良敦厚的表现。

  隽不疑等人都沉默了下来。

  刘询见此,想着再说几句场面话,就可将此事暂且抛开了。不料田广明却不依,虽不再弹劾太子恶行,却将矛头对准了孟珏:孟太傅自责的话很有道理,太子师关系着天下万民的安康,孟太傅却如此草率唐突,此次幸亏发现得早,尚来得及教导、纠正太子,可下次呢孟太傅还会忘记什么会不会等我等发现时,已经大错铸成,悔之晚矣到时候大人真是万死都不足矣臣认为孟大人实难担任太子师一职,泣奏皇上为了江山社稷,务必严惩孟珏,另选贤良。

  孟珏现在是戴罪之身,只能一声不吭地跪在地上,等候裁决。

  众人本以为孟珏是霍光的女婿,霍光应该会帮他开解一下罪行,不想霍光低着头,垂目端坐,好似和他完全无关。

  张贺跪了下来,张安世未等他开口,就亟亟开始替孟珏辩解求情。可田广明言辞犀利,此事又本就是孟珏失职,张安世辩解的声音越来越软弱无力,田广明越来

  越咄咄逼人,大有孟珏不死不足以谢天下的样子。

  刘询猛地拍了下龙案,制止了他们的争吵,扬声下旨:孟珏身为太子师,未尽教导之责,本需严惩,念其向来克己守责,暂从宽发落,廷杖四十。杖后继续留用,以观后效。

  田广明仍满脸愤怒不平,但皇上已经宣旨准了他惩罚孟珏的奏请,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磕头高呼:陛下圣明

  廷杖之刑就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杖打,与其他刑罚相比,廷杖的本来用意不在惩,而在辱。不过因为孟珏所犯罪行恶劣,所以四十下的廷杖,算是既辱又惩了。

  百官静静站在殿前广场上,观看行刑。按照法典规定,司礼监命人将孟珏双手绑缚,把衣袍脱下,撸到腰部,裸露出背脊,然后命他面朝大殿跪下,由专门训练过的壮汉杖打背脊。壮汉拿出一截长五尺、阔一寸、厚半寸的削平竹子,司礼监一声令下后,他用足力气打了下去。

  一般人受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