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无名庵
��实际上这些寺庵道观实质上就是变相的宗族家庙。

  其中,婺源有名的黄孟两族在明代洪武年间就曾建了两观六寺,祭祀祖先,世承香火,奉祀不绝。目前这些寺观早些年就已经作为封建四旧被清除了,但是却还保留了一座小庵,名叫无名庵。该庵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是因为无名庵的庵主,一个没有名字的老尼。

  此老尼深居简出,从不在人面前露出真实面孔,以致于婺源一带知道她的人寥寥可数,而且认识她的人也从不向外说起。正所谓真人不露相,老尼有一项特殊的能力,就是驱鬼,无论是心魔也好,鬼上身也罢,曾有省城甚至京城慕名偷偷前来找她驱鬼治病的。

  朱医生摇了摇头,疑惑道:我却从未听说过,吴先生远自岭南而来,怎么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香港有人专程来婺源找过她。吴道明说道。

  沈天虎问朱医生:朱医生,吴先生说得是真的么真的无药可治

  朱医生面色惭愧,说道:我到目前还没有想到十分对症的方子。

  吴老,麻烦您带我马上就去找那个老尼吧。沈天虎抓住吴道明的衣袖恳求道。

  不麻烦,我们立刻就动身么吴道明说道。

  马上。沈天虎即刻道,眼睛瞥了下朱医生。

  天虎,我理解你的心情,那就去试试吧。朱医生同情的说道。

  穴道一个时辰后自解。刘今墨冷冷的对沈天虎道。

  吴道明拱手告辞,沈天虎抱着昏睡着的沈才华,匆匆跟在了身后,朱彪也打了个招呼尾随而去。

  唉,我们也走吧。朱医生长叹一声,收拾好药箱,招呼刘今墨离开沈家。

  回南山村的路上,朱医生一直默默不语。

  吴道明一路带着他们朝西南而行,中午时分在婺源县城附近吃了点饭,然后奔文公山而来。沈天虎身上有伤,所以一路之上都由孩子的干爹朱彪来抱着。

  期间,时辰已到,沈才华的穴道自解,他睁开眼睛看到了朱彪,对他诡异的一笑,闭上了眼睛,又假装睡去了。

  文公山,又名九老芙蓉山,因山腰葬有朱熹祖墓,故名文公山。此地遍生阔叶树,林木葱翠,东距婺源县城60里。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朱熹首次回故乡扫墓时,亲手栽植24颗杉树,寓意二十四孝,历经八百多年风雨,仍然屹立在那儿,已是古木参天。

  山下有一个溪水环抱的小山村,村后一片老樟树林,都有几人粗抱,虬枝如伞,古韵犹存。无名庵就坐落于这林间,是三进的院落,青砖布瓦,飞檐马头墙,青石台明,也是徽派建筑。

  吴道明走上前去叩门,不一会儿,有一老年女尼开了门,问明来意,侧身让进门内。

  院子里青砖铺地,十分整洁,花坛里还种了些不知名的草药。他们一行人被让进了客厅堂屋,老尼泡上一壶花茶,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老尼道:庵主在后院庵堂打坐,请一位施主随老尼前往见庵主。

  吴道明吩咐朱彪和沈天虎等候,起身随老尼穿过堂屋向里而去。

  庵堂内光线暗淡,有檀香之气缭绕,一白发老尼跌坐蒲团之上,两眼微闭,正在冥想。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