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这段结束后,镜头转向了许乔与樊梦华。

  许乔回忆着应文林谱的曲,拨下了手中的弦。

  伴着弦音,在他左后方,樊梦华动了起来。

  「许乔弹得好像还不错诶?」

  「这种乐器好像很少看人弹,有没有专业的说说弹得咋样?」

  「学民乐的上来说一句,三弦没品,这种无品类弹拨乐器不好弹的,想弹出三弦的那股子韵味,就更难了」

  应文林侧耳听了会,放下心,满意地点点头。

  许乔这口中的“会一点”可不真是“一点”。

  第一段小快板,他用了大量轮指,挑、滑、揉,技巧出乎意料外的纯熟。

  旋律抑扬顿挫、婉转悠扬,哪怕是个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听出这段游子离乡,虽有惆怅,但面对大千世界的向往和喜悦。

  通过这调子,乡村地里抽穗的水稻、冒着袅袅青烟的烟囱、放牛娃的牧笛音,都似乎出现在了眼前。

  这段总的来说活泼激荡,潇洒流畅。

  紧接着是一个变奏。

  许乔手指下滑,在弦上紧按,竟模拟出了公鸡打鸣声。

  村民们听着这声音,齐齐喝起来,一时间热热闹闹。

  应文林笑意不由僵在了嘴角。

  这叫会一点?你管这叫一点?

  「……刚刚那是公鸡打鸣?」

  「???」

  「村里鸡叫了?别告诉我这声音是许乔弄出来的」

  许乔看不到弹幕的震惊,继续拨着三弦。

  从前三弦都要用蟒皮来做,现在蟒是国家保护动物,如今的三弦要么是人造皮,要么是人工饲养的蟒蛇皮。

  手中这把三弦是老物件,应文林的吃饭家伙什,用的却是上好的蟒皮。音质纯、余音长,许乔越发喜欢起这把三弦。

  至于模仿各种动物声音,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难事。

  许乔按着弦,手指在蟒皮上敲过。

  阵阵低沉的狗吠声响起。

  「狗叫?」

  「???卧槽这是怎么做到的?」

  没等弹幕们反应过来。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蛙叫、蝉鸣。

  曲调瞬间变得悲怆。与身后樊梦华的舞蹈相衬,一时间让人难以回神。

  应文林呼了口气,脸上神色莫名,有些欣慰。

  许乔弹的这段,仍是他谱的曲,但是却做了一些细微处的改编,譬如这几段乡音变调。

  没想到许乔对三弦的运用技巧,竟然还在他之上。原来的游子曲是仓促之下的产物,毕竟只有不到一天的编曲时间。

  最后出来的成果算不得差,离经典优秀还是有一大截距离的。但许乔这段改编,竟生生将曲子的意境拔高一层,足以列入教科书的范畴。

  公鸡打鸣、犬吠、蝉鸣蛙叫,都是故乡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