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对错
是这一两天能解决的。再说明日就是除夕,再怎么加紧也得年后才能行动了。至于行动后将要到来的冷落打压,早就是我习以为常的事了,没什么受不了的,先生倒不必过于为我殚精竭虑,还是身体要紧。

  他这番话就算只是客套虚辞,听着也甚是妥贴,何况梅长苏十分了解他不屑笼络虚套的性情,心里自然温暖,笑了笑道:殿下说的是,再速战速决,也不能明日就战。许多详情细节要策划考虑,还必须得等一个人回来。

  等一个人靖王挑了挑眉,谁啊

  攻破悬镜司的地牢抢人,本是绝无可能做到的事,但如果这个人回来了,这个不可能也许就会变成很可能

  他说的虚泛,列战英听不懂。不过靖王了解的事情远比他多,略微想了想便心中了然,只是仍有些怀疑,她毕竟是夏江的徒儿,你有把握她会帮你吗

  不算太有把握。梅长苏闭了闭眼睛,但她不是帮我,而是帮她亡夫的战友。夏江卑劣害死聂锋在前,自己早就失了为师之义,以夏冬的性情,应该不至于迂腐到还继续受他摆布,只要她肯施以援手,我的计划便能成功一半。

  你确认夏冬年后会回来

  这个倒没问题。夏冬每年初五都会上孤山祭奠聂锋,从无间断。我派人注意过她的行踪,按她现在的动向,两三天后就会进京了。

  萧景琰沉吟了一下,徐徐问道:先生是打算自己亲自去劝说夏冬吗

  是。

  我却以为由你去不妥。

  梅长苏微微有些吃惊地转过头来。这当然不是靖王第一次提出反对意见,不过以前他都只是针对某件事该不该做而提出异议,还从来没有否决过具体的行动方法。

  因为策划与辩才,一向都是梅长苏的长项,靖王素来都只有听从的份儿。

  我只是觉得。靖王欠了欠身,道,先生现在是我的谋士,虽没有公开,但至少夏冬是知道的。你以谋士之身,却要到她面前以旧事动之,大义相劝,只怕很难让她信服。毕竟她是一个悬镜使,历来习惯了先以恶看人,先生出面,她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党争,只怕不会那么容易就相信你确是只为救出卫峥而去找她的。

  说的也是,梅长苏喉间模糊地笑了两声,语调中带出些自嘲之意,我这么一个搅动风云的谋士,要拿情义公道来劝说她,可信度自然要折去几分。

  靖王看他一眼,正色道:我就事论事,并无他意,希望先生不要多心。

  殿下的话大在情理之中,我多什么心呢,梅长苏笑容未改,问道,那以殿下的意思,是想自己亲自去

  不错。

  梅长苏转动着茶杯,似在思忖。

  十三年前的那桩惨案中,她失去了丈夫,我失去了兄长和好友,我们彼此都能理解彼此的痛苦。面对我这个当年旧事的局内人,总比面对先生这样的局外人要更容易勾起夙日情肠。最起码,夏冬不会怀疑我相救卫峥的诚意,不至于一开始便心有抵触。靖王虽然仍在解释,但从语气上已听得出他决心已下,卫峥这件事先生不想我出面太多,这份好意我心领。但说到底,要救人、要昭雪旧案、要争皇位的人都是我,我理所当然应该是最努力最辛苦的那个人,不能事事都靠别人为我效力,不是吗

  若换了别的谋士,此刻最恰当的反应当然是说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