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沧海横流_分节阅读_37
覆信念的样子,不过也被惊的不轻,一听说通商的事情他比起薛进还要激动,被林钧顺利地套出了不少话。

  对于林钧的表现,无论是司徒晟还是江源都是相当认可的,不过他依然还需要在户部继续锻炼。和江源借助战争瞬间蹿升到二品大员不同,林钧的历练还不够,冒然身居要职并不是什么好事。就算强如江源这般,刚当上兵部侍郎的时候也是一阵的手忙脚乱,从来没有担当过政事,猛地一接手怎能受得了?这几年时间的历练对江源来讲也是获颇丰的。

  三藩之战论功行赏之时,司徒晟需要抢占有利位置和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江源必须被推到最重要的位置上去,抢占最美味的果实,哪怕揠苗助长也得挺在那里,绝不能掉下来。可是现在情形不同了,林钧可以获得更长的培养时间,稳定的成长,平顺的升迁,虽然慢了一点,可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就这么吊了薛进几天胃口,江源终于肯说一点实际的东西了,就这一点儿就差点震趴下这位北蛮正使。太子殿下主导的两国贸易,其中一样重要的商品就是——盐!不是一斤两斤,而是成千上万斤的盐!

  盐有多重要是个人就知道,相对于其他的物品来说,没有一种商品比盐更重要了。香料可以不用,绸缎可以不穿,药物可以找其他方法代替,有病了大不了忍着。只有盐,是必需品中的必需品,无可代替!

  此时的盐,来源有三,井盐、海盐和池盐。后世常见的岩盐可遇而不可求,矿产虽多但是发现不易,至少靖朝这时还没有被人类广泛应用,而剩下的三种食盐来源在这个时代都是用煮干水分的原理得到的。

  北蛮的控制范围里还没有盐井和大海,他们自己生产食盐只能依靠煮干盐湖里的咸水。煮盐倒是没什么,可是北蛮没有导热效果更好的铁锅和足够的煮盐匠人,盐的产量简直低的令人发指,因此北蛮一直很需要盐。过去北蛮不是通过贸易就是通过掠夺的方法来获得食盐的,可依然有所不足,如果能够从靖朝这边交易到足够的盐的话,无疑是一件对北蛮相当有利的事。

  薛进自以为得了便宜,却不知司徒晟才是最大的赢家。

  自从知道江源知晓的火药是墨家的传承,司徒晟就再没有轻视过儒家们喊叫的“奇淫技巧”,工部更是在方越的带领下吸纳了不少墨家的学者,果然这些学者的到来带来了各种创新的技术。

  炼钢的新法,更强的攻城守城装备……这些工部的墨家学者经过研发更是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晒盐法!虽然制造出的盐没有煮盐法制出来的细,可是所耗人力和所需成本都有大幅度的下降,而且天气好的时候晒盐法的产量远远优于煮盐法。目前这些工部人员正在研究如何才能用晒盐法制造细的食盐,一旦成功所创造的利益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北蛮得到的不过是通过劫掠也能获得的食盐,而靖朝得到的却是真金白银以及所需的各种物产,虽然北蛮坚决不贩卖马匹,可难道天下间就只有北蛮一个地方有马吗?有了成本廉价的食盐作为商品,害怕买不来马?司徒晟冷冷一笑。

  ☆、第五十四章 谈买卖使臣生矛盾遭贬黜贾赦闹生母

  相对比靖朝这边的商品食盐,太子殿下交给北蛮使者的名录上可交易的种类就多了很多,除了真金白银珠宝玉石之外,从吃的到用的,从种子到植物,牲畜、矿石等等足足列了上百种。这张清单之中以中原没有的植物居多,有的可用于使用,有的可作为药材,有的则用于观赏把玩,北蛮国的使者见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毫不怀疑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