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沧海横流_分节阅读_9
兄也知道,我年幼之时家中就糟了蝗灾,父母带着我兄妹三人一路逃荒来到京城。为了减少负担,家中器物一概没取,除了金银细软就带了这么几件东西。母亲路上病逝,父亲千难万险带着我等到得京城。偏刚一到便遇上打劫,我父为了保这几件东西便顾不上孩子了,让我那小妹被歹人掳走,到如今也不知流落何方。父亲一气之下便患了重病,只三五日便去了,只留下我与大妹二人相依为命。父母亡故之时我才七岁,哪里知道那许多事,便是这几件东西也不过留个念想罢了。又过了几年我出了痘,本想当了那鼎换钱,大妹死活不让,言道是先祖遗物,为了它已失了小妹,怎能丢了它,这才偏要自卖自身入了宫去。”
江岩长叹口气,“我将这几件东西放在书房不过是为了睹物思人。为了它们我小妹被掳,父亲亡故,大妹卖身,竟将我那至亲尽数夺去,纵使现在我已为人父母也难以忘怀那骨肉离散之痛!弃之不舍,留之何用啊!”
见江岩这般,杜如之也不敢问了,放下东西告辞而去。不过过了两日他带了位中年书生又来拜访江岩,直接言道求看那几件古物。江岩面色不佳,倒也没有阻拦,默默开了箱子任由那书生取出残简和古书来看。
那书生一一对照竹简和书上的文字,直到最后指着竹简上的两个字惊呼:“《将竟是《将书》!”
书生转身看向江岩,“江大人真的一点也记不起先祖名讳了吗?”
江岩沉思了一阵,“某年幼时也曾随父母拜祭过祖先,可那灵位之上尽是上古大篆,我是一个也认不得。”他抽出张纸来,在上面连画带描,勾出几个半画半字的图形来,“我只记得这些,笔画对不对也不知。先父曾经说过,我家祖上为了避杀身之祸才隐居于成都山野,唯恐仇人寻来,未及冠的子孙都不知先祖名讳,只是拜祭灵位罢了。”
“上古大篆,这便对了,楚时都是这般书写灵位的。”楚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不过灵位都是以楚国当初的大篆来写的,那文人细细观看几个字,只辨别“江”“公”“文”这三个,余下那个看了半晌也没看出来,不过写了《将书》的还能有谁,必是江辰江熙文!
取出那个宝鼎,无论材质形制纹路包浆锈色具可证明是楚朝贵族所用,正和江熙文列侯的身份。仔细分辨鼎底部有一行铭文,用得是古篆,他分辨许久才认了出来,大致的意思是乙子年天子出巡是赏赐给随行的承安侯辰的,那不是江辰又能有谁?!
这三件宝物之中,年岁最近的便是那本手抄的兵书,想来是江家后人看到竹简残破,怕出现遗失才抄录下来留以保存的,可就算如此那本书也至少是燕朝的东西了。看来着江岩江大人真是江辰公承安侯的后人!
不出几日,京城里的小道消息就开始流通了。那天去江府的书生乃是京城有名的金石古玩行家,此人最喜饮酒,而且是一喝酒就管不住自己嘴的标志性人物,三两下便让人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江家乃是江辰江熙文后人的事传得满大街都知道了,那本失传已久的《将书》更是引领了八卦界的潮流。消息传到这种地步,皇帝当然也就知道了,他也没召见江岩,而是唤来杜如之问话。
杜如之那日看过《将书》以后就沉迷其中,听得今上问话,立刻将事情经过细细道来,还等兵书绝不可能伪造,就是想造假谁又能有本事写出这样的兵书来?难道那江家竟然真是承背出一段书里的内容。皇帝也是读过一些兵书战策的,一听书上所言果然觉得字字珠玑,这安侯这位万户侯子孙,累世冠缨之后?
皇上心里其实已经相信此事
江岩长叹口气,“我将这几件东西放在书房不过是为了睹物思人。为了它们我小妹被掳,父亲亡故,大妹卖身,竟将我那至亲尽数夺去,纵使现在我已为人父母也难以忘怀那骨肉离散之痛!弃之不舍,留之何用啊!”
见江岩这般,杜如之也不敢问了,放下东西告辞而去。不过过了两日他带了位中年书生又来拜访江岩,直接言道求看那几件古物。江岩面色不佳,倒也没有阻拦,默默开了箱子任由那书生取出残简和古书来看。
那书生一一对照竹简和书上的文字,直到最后指着竹简上的两个字惊呼:“《将竟是《将书》!”
书生转身看向江岩,“江大人真的一点也记不起先祖名讳了吗?”
江岩沉思了一阵,“某年幼时也曾随父母拜祭过祖先,可那灵位之上尽是上古大篆,我是一个也认不得。”他抽出张纸来,在上面连画带描,勾出几个半画半字的图形来,“我只记得这些,笔画对不对也不知。先父曾经说过,我家祖上为了避杀身之祸才隐居于成都山野,唯恐仇人寻来,未及冠的子孙都不知先祖名讳,只是拜祭灵位罢了。”
“上古大篆,这便对了,楚时都是这般书写灵位的。”楚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不过灵位都是以楚国当初的大篆来写的,那文人细细观看几个字,只辨别“江”“公”“文”这三个,余下那个看了半晌也没看出来,不过写了《将书》的还能有谁,必是江辰江熙文!
取出那个宝鼎,无论材质形制纹路包浆锈色具可证明是楚朝贵族所用,正和江熙文列侯的身份。仔细分辨鼎底部有一行铭文,用得是古篆,他分辨许久才认了出来,大致的意思是乙子年天子出巡是赏赐给随行的承安侯辰的,那不是江辰又能有谁?!
这三件宝物之中,年岁最近的便是那本手抄的兵书,想来是江家后人看到竹简残破,怕出现遗失才抄录下来留以保存的,可就算如此那本书也至少是燕朝的东西了。看来着江岩江大人真是江辰公承安侯的后人!
不出几日,京城里的小道消息就开始流通了。那天去江府的书生乃是京城有名的金石古玩行家,此人最喜饮酒,而且是一喝酒就管不住自己嘴的标志性人物,三两下便让人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江家乃是江辰江熙文后人的事传得满大街都知道了,那本失传已久的《将书》更是引领了八卦界的潮流。消息传到这种地步,皇帝当然也就知道了,他也没召见江岩,而是唤来杜如之问话。
杜如之那日看过《将书》以后就沉迷其中,听得今上问话,立刻将事情经过细细道来,还等兵书绝不可能伪造,就是想造假谁又能有本事写出这样的兵书来?难道那江家竟然真是承背出一段书里的内容。皇帝也是读过一些兵书战策的,一听书上所言果然觉得字字珠玑,这安侯这位万户侯子孙,累世冠缨之后?
皇上心里其实已经相信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