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13
  “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

  “不过临风兴慨,想其音容耳。朕亲临奠,思尔之情,言岂能尽?尚飨!”

  祭文念罢,洪武帝抚棺而哭,胡惟庸、刘基等大臣们皆跟着恸哭,魏国公徐达怔怔的看着战友的棺椁出神,常遇春是同乡、是同袍、是竞争对手,更是好朋友。

  一起出生入死,闯过多少难关,携手灭掉元朝,建立千秋功业,青史留名。

  半生戎马,少年时期立下的志向都完成了,也得到了最丰厚的奖赏,可这又如何?

  一口棺材,就终结了一切。

  攀到人生顶峰的徐达觉得一股寂寞涌向心头,洪武帝的祭文依稀还在脑海里回响着。

  “将军在时,朕实所倚,将军既往,将谁与谋?”

  将谁与谋,此时太子妃常氏也反复默念着这四个字,回想刚才朱标和吕氏冰帕传情的情景,目光冰冷幽怨。

  ☆、第14章 峰回路转

  常遇春追封了开平王,以亲王之礼风光下葬。将星陨落,给北伐之征的辉煌胜利蒙上一层阴影。

  魏国公徐达,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包括四皇子朱棣等战将纷纷请战,求再次北伐,一举将残元势力赶到大漠吃风沙,给常遇春复仇。

  和武将们的同仇敌忾不同,文臣们则大多主张暂停第二次北伐,对内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对外则以和谈和招降为主,武力震慑为辅。

  痛失爱将,洪武帝一夜之间鬓发白了一半,如今文臣武将争吵不休,主战派和主和派势同水火,主战派指责主和派懦弱胆小,贪恋安逸荣华;主和派大骂主战派贪功猛进,不顾百姓民生。

  洪武帝左右为难,因为双方说的都有道理。

  如今元顺帝跑到和林,召集残部,伺机反扑。

  元朝大将王宝宝盘踞陕西,手下有四十万元军。

  辽东有纳哈出掌兵二十万。

  云南被元朝梁王控制。

  陕甘西番自立为王。

  就连高丽国也不老实,乘机扩张领土,占了辽东多地……

  可是另一方面,国库空虚,人口急剧减少,良田变荒地,此时开始第二次北伐之征,是涸泽而渔,不顾百姓死活,朱元璋是农民出身,他太明白吃不饱肚子意味着什么——为了一口饱饭,赤手空拳都敢造反。。

  洪武帝再三斟酌,最终站在了主和派这边。

  入夜,百和堂还挂着白灯笼,已经打烊关门了。姚妙仪、姚继同,还有道衍禅师在大堂里说话。

  “什么?”姚妙仪简直难以自信,“义父要去出使辽东和高丽和谈?您是个和尚,怎么参与政事上去了?”

  “洪武帝确实有经世之才,不拘一格。”道衍禅师面有钦佩之色,“如今大明和周边势力处于敌对状态,并无使者来往,不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佛教寺庙兴盛,并不禁宗教来往,对高僧礼遇有加。”

  “就是因为我是和尚,洪武帝才选了我们这些方外之人打头阵。谈的好了,就正式派出官员使团定合约;实在谈不拢了,名义上就是几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