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_分节阅读_44
/>   临清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既是良驹,必有伯乐来识。”

  沈絮道:“你说得也不错,想太远亦无用,还是先过了乡贡再说罢。”

  作者有话要说:  回来更新了,为断更这么久道歉……

  谢谢大家还守在这里,我会努力保持日更的。

  王子骞的原型是王勃,历史上的王勃还要再晚生几年,所以现在只算是个参照吧。

  临清的情敌大概要出场了……

  ☆、第二十五章

  既要保荐王子骞,沈絮隔日便趁着十日一轮的休息日,到了乡长王蠡家里商量保荐之事。王蠡对此事也极为赞成,江南素来多出才子,贞观元年以来,十六年中,陆山村也出过几位金榜题名的才子,不过排名靠后,多为小官,且远赴边地任职,倒也不常被人记起。王子骞年纪虽小,但才华横溢,这一届的孩童里若有人担得起举荐之名,则当属其人。

  要知保荐并未一劳永逸,若所保荐之人未通过解试,保荐人将因保荐不力而受到惩罚。王蠡与沈絮愿意压上身家为王子骞举荐,可见王子骞才学之高。

  商量完保荐之事,王蠡看临清坐在一侧听得一知半解了,笑了笑,道:“你种的田如何了?”

  临清羞赧地笑笑,“种子播了两旬了,可是还没有发芽。”

  王蠡摸摸胡子,道:“那便应当死了。”

  临清“啊”了一声,失落不已,“怎么会死呢,我每日都有去松土换水啊。”

  王蠡道:“种子本有不能成活的,你种的少,多撒些下去,总有能发芽的。”

  临清闷闷道:“那我回去再找王婶讨一些吧。”二十几日的劳作全泡了汤,难不感到失望。

  “第一次总不会那样顺利,多摸索几次就知道其中门道了。”王蠡笑道,“种田也有种田的学问,虽然及不上你们读书人满腹经纶,但总是一门谋生之道,学会了其间奥妙,自然能于饥苦。”

  沈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陆山村处于群山环绕之间,消息通得慢,即算最近的扬州城,村人也不甚了解。对于沈絮才子的名号与从前的家世,众人都毫不知情,只有柳玉郎、崔恪几人清楚,乡长这边也是登记户籍时才知道这位原是沈府少爷。

  好在王蠡当了多年乡长,一眼便看出沈絮不愿徒惹是非的心思,便也没大肆宣扬,只当他是搬来此地生活的普通读书人。

  从王蠡家出来,临清惦记着去王婶家讨种子,沈絮则要去王子骞家与他家人商量解试之事,两人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就此别过。

  沈絮走到王子骞家时,院里一个少女正在晾衣裳,豆蔻年华,生得素净婉丽。

  沈絮道:“敢问姑娘,这可是王子骞家里?”

  王潸然未见过沈絮,但看他身着月白长衫,一派温润,像个读书人的样子,而村里的读书人便只有学堂里教书的沈夫子了,她试探道:“可是沈夫子?”

  沈絮奇道:“你认得我?”虽然在陆山村住了一段时间,倒也未每个人都见过,眼前这女子眼生得很,沈絮自觉奇怪对方怎会认出自己。

  王潸然嫣然一笑,摇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