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有光_分节阅读_26
�,多多少少是有些带他观光的心态,不够认真。

  这实在枉那那小孩儿时不时喊自己一声师父了。

  看罢《低温》的剧本,谢梧不禁试图从秦小川的背后,去重新看一看蒋锡辰。

  这么在剧本中一沉迷,就过了一天。

  傍晚时分,腹中空空,他才翻出手机准备出去觅食,发现微信信息和未接来电竟然都不少。信息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小方,问他吃不吃东西、吃什么,大约是见他不回,就打了两轮电话来。其他信息和来电,则基本属于蒋锡辰和两个常驻上海的朋友。

  他给小方回了一句“我自己解决,你放心去玩”,给蒋锡辰回了一句“活着”,然后给其中一个叫老横的朋友回了电话。原因无他——这位老横在上海有一家餐厅。

  电话响了几声,老横接了电话,开口就一通直击心灵的问候:“你娘的,哥们儿找你一天,你哪儿去了?不看朋友圈说在这边做活动么?”

  谢梧许久没听人问候自己加拿大的亲娘,乍一听,感觉十分亲切,哈哈大笑着解释了两句,然后直奔主题:“你店里方便吗?我过去吃个晚饭。”

  老横问:“一个人啊?”

  谢梧道:“你可以给我再找个人啊!”

  老横“呸”一声,心里一激动,犯了口吃:“你行,行了吧!还是哥们儿亲自上阵伺候着,几——点钟过来,哪儿过来,要接不?”

  谢梧正好拾掇手表,戴上后看了一眼,回道:“不用了,我这酒店外面就是地铁,我乘个地铁二十分钟内就能到。”

  老横大惊:“你还乘地铁呢?老段不是说你红了吗?”

  “红了就不能乘坐公共交通了?”说着话,谢梧翻翻行李箱,竟然从一个夹缝里摸出一张上海交通卡来,十分得意,冲那边炫耀一番。

  老横只说:“你高兴就好,老大不小混了个明星当,去过把被偶遇认出的瘾吧!”

  谢梧挂了电话,脑袋罩个帽子就出门。

  结果,到底也没有用上那张交通卡。卡超过两年没有使用,过期冻结了,只好买了张单程票。且正如老横所祝,还真被认出来了,贡献了一波地铁路透照。

  最后到达目的地,用时四十分钟,菜都上桌了。

  这位名叫老横的朋友,人如其名,是个看上去就相当横的人。与谢梧、段戎是同届同学,年纪却比他们大了三岁。曾经,他是全班,乃至那一届中出了名的“艺术朝圣者”,从十八岁到二十一岁,连考了几年戏剧学院表演系,都因为外形不过关和口吃障碍,没考上。最后一年,他们的恩师颜瑞池亲自出题目考他,并以个人名义力保,下了他。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为了演艺事业奋力拼搏的人,却终究没有走上表演道路。早几年拍过两个纪录片,现在连纪录片也不拍了,做起了自己过去最不屑的商人,开餐厅、开酒吧。这等转变背后自然少不了心酸,可那些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做起了生意以后,他也很有生意人的模样。过去在艺界的朋友都成了他餐厅的招牌,无论谁来,有名气没名气,都得在他那骚包的大门前拍张照。

  谢梧一到,帽子没摘,就被他拖到大门外去了。两人并立揽肩,面朝服务员小姑娘手里的镜头,“茄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