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调遣
  .

  燕亲王已经被仇恨逼疯了,如果不是他在私底下帮衬太子,太子逼宫不会如此顺利。

  在太子和皇后紧锣密鼓的进行逼宫准备的时候,皇帝因为大明江南和边疆的事情弄得精疲力竭,龙体越发的不好,不是因为一口气强行撑着,没准皇帝早就倒下了。

  皇帝虽然强打着精神,不想让任何人看出疲态,但皇帝的年岁摆在那里,先是三皇子一家惨烈而死,接着大明接二连三的发生动荡,皇帝能撑下去已经很不容易。

  他迅速的消瘦下去,朝臣和皇子们都看得出皇帝苦苦支撑,似强弩之末。

  皇子们加快把太子弄下去步伐,而太子也在私底下谋划着逼宫事,唯有一心想要解决大明朝所有隐患的皇帝不知情,他自负能掌控全局,自负皇子和太子还是在他的掌控范围内。

  皇宫中,皇后娘娘向太后进言,正因为国政艰难,才要凝聚士气。京城如今的权贵重臣人心不稳,不如趁此机会,让他们入宫好生的热闹庆祝一番,臣妾听说秦王世子进兵神速,短短半月已经抵达江南。百姓都说秦王世子有老秦王的风范呢。

  提起老秦王,总能让太后开心起来。

  皇帝精力不济,太后比皇帝年岁还大,虽然多年养尊处优,但身体也不怎么好了,上了年岁的太后最怕一个人,也最怕孤独。皇后的建议还是打动了太后的。

  越是艰难的时候,皇上和朝臣也是应该团结一致。

  世子妃也已经许久不曾入宫了,听说她嫂子平安生下了一男一女两个婴孩,永宁侯世子乐得合不拢嘴巴呢,本来双生不是很吉利,但平安母女平安的话,那可就是 大吉大利的好事了。最近永宁侯世子忙着照料孙子孙女都不怎么入宫,皇上念叨了好几次呢,谁能想到在满朝文武贵胄中,皇上和永宁侯世子最谈得来。

  皇后笑盈盈的说道:不如让萧氏抱着孩子入宫

  她入宫作甚

  太后娘娘忘了太子妃了皇后脸上的喜色淡了许多,儿媳想着新出生的婴孩是不是可以帮太子妃转转运太子的身体也不是全然不能留有子嗣的,太子妃身体 更是很好,偏偏他们一直没有动静,皇上嘴上不说,心里也是着急的,儿媳也是,但说深了,惹太子妃啼哭反倒不好。

  太后娘娘沉吟了一会,也不是不成,不过孩子太小,哀家怕伤到婴孩,伤了永宁侯世子的心,别看永宁侯世子什么都不在意似的,整日里除了吃喝玩乐外跟个二愣 子似的,其实他心里很有分寸,最最在意至亲之人。他儿媳妇好不容生下一对孙子,正是他高兴的时候,万一因为进宫受了凉哀家没脸见嘉敏郡主,听说嘉敏郡 主也很疼惜曾孙辈。

  在大明民间有一种说法,过到自己名下的嗣子终究是别人的孩子,但嗣子生下的孙子如果养在自己身边,同亲孙子也差不了什么的,嘉敏郡主虽然没有把曾孙抱养到身边,但也时常去看望,时刻关心着。

  因为换子的事情,太后始终代替老秦王亏欠嘉敏郡主和永宁侯。

  嘉敏郡主一生无子,好不容易盼来了孙子,太后必然要慎重一些,多为他们考虑。

  如今秋高气爽,哪会伤风呢况且皇宫里最不缺的就是奴才伺候,孩子由萧氏抱着,您还不放心皇后擦拭了一下眼角,母后,儿媳只想让太子妃沾点喜气。

  太后叹了一口气,终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