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吴三桂伏下的一支兵马,是不是韦小宝一怔,应道:是啊。心想:这件事你若不提,我倒忘了。康熙道:当时你查到吴三桂的逆谋,派人前来奉知,我反而将你申斥一顿,你可知是甚么原因韦小宝道:想来咱们对付吴三桂的兵马还没调派好,因此皇上假装不信,免得打草惊蛇。康熙笑道:对了打草惊蛇,这成语用得对了。朝廷之中,吴三桂一定伏有不少心腹,我们一举一动,这老贼无不知道得清清楚楚。王屋山司徒伯雷的事,当时我如一加查究,吴三桂立刻便知道了。他心里一惊,说不定马上就起兵造反。那时朝廷的虚实他甚么都知道,他的兵力部署甚么的,我可一点儿也不知,打起仗来,我们非输不可。一定要知彼,才可百战百胜。
韦小宝道:皇上当时派人来大骂我一顿,满营军官都知道了。吴三桂若有奸细在我兵营里,必定去报告给老家伙知道。老家伙心里,说不定还在暗笑皇上胡涂呢。康熙道:你这次去扬州,随带五千兵马,去到河南济源,突然出其不意,便将王屋山上的匪窟给剿了。吴三桂这一支伏兵离京师太近,是个心腹之患。
韦小宝喜道:那妙得紧。皇上,不如你御驾亲征,杀吴三桂一个下马威。康熙微笑道:王屋山上只一二千土匪,其中一大半倒是老弱妇孺,那个姓元的张大其辞,说甚么有三万多人,全是假的。我早已派人上山去查得清清楚楚。一千多名土匪,要我御驾亲征,未免叫人罢哈哈,哈哈。韦小宝跟着干笑几声,心想小皇帝精明之极,虚报大数可不成。康熙道:怎么剿灭王屋山土匪,你下去想想,过一两天来回奏。韦小宝答应了退下,寻思:这行军打仗,老子可不大在行。当日水战靠施琅,陆战靠谁才是有了,我去调广东提督吴六奇来做副手,一切全听他的。这人打仗是把好手。转念又想:皇上叫我想好方略,一两天回奏,到广东去请吴六奇,来回最快也得一个月,那可来不及。北京城里,可有甚么打仗的好手盘算半晌,北京城里出名的武将倒是不少,但大都是满洲大官,不是已经封公封侯的,就是将军提督,自己小小一个都统,指挥他们不动。他爵位已封到伯爵,在满清职官制度,子爵已是一品,伯爵以上,列入超品,比之大学士、尚书的品秩还高。但那是虚衔,虽然尊贵,却无实权。他小小年纪,想要名臣勇将听命于己,可就不易了。他在房中踱来踱去寻思,瞧着案上施琅所赠的那只玉碗,心想:施琅在北京城里不得意,这才来求我。北京城里,不得意的武官该当还有不少哪。但又要不得意,又要有本事,一时之间,未必凑得齐在一起。没本事而飞黄腾达之人,北京城里倒也不少,像我韦小宝,就是一位了,哈哈走过去将玉碗捧在手里,心想:加官晋爵,这四字的口采倒灵,他送我这只玉碗时,我是子爵,现下可升到伯爵啦。我凭了甚么本事加官进爵最大的本事便是拍马屁,拍得小皇帝舒舒服服,除此之外,老子的本事实在他妈的平常得紧。看来凡事有本事之人,不肯拍马屁,喜欢拍马屁的,便是跟老子差不多。仰起了头思索,相识的武官之中,有那个是不肯拍马屁的天地会的英雄豪杰当然不会随便拍人马屁,只是除了师父陈近南和吴六奇之外,大家只会内功外功,不会带兵打仗。师父的部将林兴珠是会打仗的,可惜回去了。突然之间,想起了一件事:那日他带同施琅等人前赴天津,转去塘沽出海,水师总兵黄甫对自己奉承周到,天津卫有一个大胡子武官,却对自己皱眉扁嘴,一副瞧不起的模样,一句马屁也不肯拍。这家伙是谁哪他当时没记住这军官的名字,这时候自然更加想不起来,心中只想:拍马屁的,就没本事。这大胡子不肯拍马屁,一定有本事。当下有了主意,即到兵部尚书衙门去找尚书明珠,请他尽快将天津卫将一名大胡子车官调来北京,这大胡子的军阶不高也不低,不是副将,就是参将。
明珠觉得这件事有些�
韦小宝道:皇上当时派人来大骂我一顿,满营军官都知道了。吴三桂若有奸细在我兵营里,必定去报告给老家伙知道。老家伙心里,说不定还在暗笑皇上胡涂呢。康熙道:你这次去扬州,随带五千兵马,去到河南济源,突然出其不意,便将王屋山上的匪窟给剿了。吴三桂这一支伏兵离京师太近,是个心腹之患。
韦小宝喜道:那妙得紧。皇上,不如你御驾亲征,杀吴三桂一个下马威。康熙微笑道:王屋山上只一二千土匪,其中一大半倒是老弱妇孺,那个姓元的张大其辞,说甚么有三万多人,全是假的。我早已派人上山去查得清清楚楚。一千多名土匪,要我御驾亲征,未免叫人罢哈哈,哈哈。韦小宝跟着干笑几声,心想小皇帝精明之极,虚报大数可不成。康熙道:怎么剿灭王屋山土匪,你下去想想,过一两天来回奏。韦小宝答应了退下,寻思:这行军打仗,老子可不大在行。当日水战靠施琅,陆战靠谁才是有了,我去调广东提督吴六奇来做副手,一切全听他的。这人打仗是把好手。转念又想:皇上叫我想好方略,一两天回奏,到广东去请吴六奇,来回最快也得一个月,那可来不及。北京城里,可有甚么打仗的好手盘算半晌,北京城里出名的武将倒是不少,但大都是满洲大官,不是已经封公封侯的,就是将军提督,自己小小一个都统,指挥他们不动。他爵位已封到伯爵,在满清职官制度,子爵已是一品,伯爵以上,列入超品,比之大学士、尚书的品秩还高。但那是虚衔,虽然尊贵,却无实权。他小小年纪,想要名臣勇将听命于己,可就不易了。他在房中踱来踱去寻思,瞧着案上施琅所赠的那只玉碗,心想:施琅在北京城里不得意,这才来求我。北京城里,不得意的武官该当还有不少哪。但又要不得意,又要有本事,一时之间,未必凑得齐在一起。没本事而飞黄腾达之人,北京城里倒也不少,像我韦小宝,就是一位了,哈哈走过去将玉碗捧在手里,心想:加官晋爵,这四字的口采倒灵,他送我这只玉碗时,我是子爵,现下可升到伯爵啦。我凭了甚么本事加官进爵最大的本事便是拍马屁,拍得小皇帝舒舒服服,除此之外,老子的本事实在他妈的平常得紧。看来凡事有本事之人,不肯拍马屁,喜欢拍马屁的,便是跟老子差不多。仰起了头思索,相识的武官之中,有那个是不肯拍马屁的天地会的英雄豪杰当然不会随便拍人马屁,只是除了师父陈近南和吴六奇之外,大家只会内功外功,不会带兵打仗。师父的部将林兴珠是会打仗的,可惜回去了。突然之间,想起了一件事:那日他带同施琅等人前赴天津,转去塘沽出海,水师总兵黄甫对自己奉承周到,天津卫有一个大胡子武官,却对自己皱眉扁嘴,一副瞧不起的模样,一句马屁也不肯拍。这家伙是谁哪他当时没记住这军官的名字,这时候自然更加想不起来,心中只想:拍马屁的,就没本事。这大胡子不肯拍马屁,一定有本事。当下有了主意,即到兵部尚书衙门去找尚书明珠,请他尽快将天津卫将一名大胡子车官调来北京,这大胡子的军阶不高也不低,不是副将,就是参将。
明珠觉得这件事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