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微笑道:韦公子,你识得石碣上的蝌蚪文,委实可喜可贺。也是本教洪教主洪福齐天,才天降你这位神童,能读蝌蚪文字。
韦小宝哼了一声,道:你不用取笑。我又识得什么蝌蚪文、青蛙文了老子连癞哈蟆文也不识。我是瞎说一番,骗那瘦竹篙头陀的。
陆先生笑道:韦公子何必过谦这是所背诵的石碣遗文,我笔录了下来,请公子指点,是否有误。说着读道:
维大唐贞观二年十月甲子,特进卫国公李靖,右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光禄大夫兵部尚收曹公李绩,徐州都督胡国公秦叔宝会于五台山锦绣峰,见东方红耀天,斗大金字现于云际,文曰:千载之下,爱有大清。东方有岛,神龙是名。教主洪某,得蒙逃邝。威灵下济,丕赫威能。降妖伏魔,如日之升。羽翼辅佐,吐故纳新。万瑞百祥,罔不丰登。仙福永享,普世祟敬。寿与天齐,文武仁圣。须臾,天现青字,文曰:天赐洪某四十二章经八部,一存河南伏牛山荡魔寺,二存山西笔架山天心庵,三存青城山凌霄观,四存河南嵩山少林寺,五存湖北武当山真武观,六存川边崆峒迦叶寺,七存云南昆明沐王府,八存云南昆明平西王府。靖请薛录天文,雕于石碣,以待来者。
陆先生抑扬顿挫的读毕,问道:有没读错韦小宝道:这是唐朝的石碣,怎会知道后世有个平西王吴三桂陆先生道:上帝聪明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既知后世有洪教主,自然也知道吴三桂了。韦小宝暗暗好笑,点头道:那也说得是。心想:不知你在捣什么鬼
陆先生道:这石碑的文字,一字也读错不得。虽然韦公子天赋聪明,但依我之见,那也是圣灵感动,才识得这些蝌蚪文字,日后仓卒之际,或有认错。最好韦公子将这篇碑文背得滚瓜烂熟,待洪救主召见之时,背诵如流,洪教主一喜欢,自然大有赏赐。
韦小宝双眼一翻,登时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料知胖头陀和陆先生禀报洪教主,说有个小孩识得石碑上的文字,洪教主定要传见考问。哪知道这件事全是假的,陆先生怕教主怪罪,只得假造碑文,来骗教主一骗。
陆先生道:我现在读一句,韦公子跟一句,总须记得一字不错不止。维大唐贞观二年十月甲子
事到临头,韦小宝欲待不读,也不可得,何况串通了去作弄洪教主,倒也十分有趣,便跟着育读。他生性机伶,听过一段过几百字的言语,要再行复述,那是不费半点力气,说到,可就要他的命了,这篇短文虽只寥寥数百字,但所有句子都十分拗口,含义更是全不明白,什么丕赫威能,吐故纳新,浑然不知是甚么意思,只得跟着陆先生一遍又一遍的读下去。幸亏陆先生不怕厌烦的教导,但也读了三十几遍,这才背得一字无误。
当晚他睡在陆先生家中,次晨又再背诵。陆先生听他已尽数记住,甚是欢喜,于是取过笔纸,将一个个蝌蚪文字写了出来,教他辨认,哪一个是维字,哪一个是贞字。这一来韦小宝不由得叫苦连天,这些蝌蚪文扭来扭去,形状都差不多,要他一一分辨,又写将出来,当真是难于登天,苦于杀头。他片刻也坐不定,如何能静下心来学蝌蚪文。
韦小宝固然愁眉苦脸,陆先生更加惴惴不安。陆先生这时早已知道,石碣上文字另有含义,他数了胖头陀所拓拓片中的字数,另作一篇文字,硬生生的凑上去,只求字数相同,碣文能讨得洪教主欢心,哪管原来碣文中写些什么。如此拚凑,自然破绽百出,维大唐贞观二年这句中二字排在第六,但碣文中第六字的笔划共有十八笔之多,无论如何说不上是个二字,第五字只有三笔�
韦小宝哼了一声,道:你不用取笑。我又识得什么蝌蚪文、青蛙文了老子连癞哈蟆文也不识。我是瞎说一番,骗那瘦竹篙头陀的。
陆先生笑道:韦公子何必过谦这是所背诵的石碣遗文,我笔录了下来,请公子指点,是否有误。说着读道:
维大唐贞观二年十月甲子,特进卫国公李靖,右领军大将军宿国公程知节,光禄大夫兵部尚收曹公李绩,徐州都督胡国公秦叔宝会于五台山锦绣峰,见东方红耀天,斗大金字现于云际,文曰:千载之下,爱有大清。东方有岛,神龙是名。教主洪某,得蒙逃邝。威灵下济,丕赫威能。降妖伏魔,如日之升。羽翼辅佐,吐故纳新。万瑞百祥,罔不丰登。仙福永享,普世祟敬。寿与天齐,文武仁圣。须臾,天现青字,文曰:天赐洪某四十二章经八部,一存河南伏牛山荡魔寺,二存山西笔架山天心庵,三存青城山凌霄观,四存河南嵩山少林寺,五存湖北武当山真武观,六存川边崆峒迦叶寺,七存云南昆明沐王府,八存云南昆明平西王府。靖请薛录天文,雕于石碣,以待来者。
陆先生抑扬顿挫的读毕,问道:有没读错韦小宝道:这是唐朝的石碣,怎会知道后世有个平西王吴三桂陆先生道:上帝聪明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既知后世有洪教主,自然也知道吴三桂了。韦小宝暗暗好笑,点头道:那也说得是。心想:不知你在捣什么鬼
陆先生道:这石碑的文字,一字也读错不得。虽然韦公子天赋聪明,但依我之见,那也是圣灵感动,才识得这些蝌蚪文字,日后仓卒之际,或有认错。最好韦公子将这篇碑文背得滚瓜烂熟,待洪救主召见之时,背诵如流,洪教主一喜欢,自然大有赏赐。
韦小宝双眼一翻,登时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料知胖头陀和陆先生禀报洪教主,说有个小孩识得石碑上的文字,洪教主定要传见考问。哪知道这件事全是假的,陆先生怕教主怪罪,只得假造碑文,来骗教主一骗。
陆先生道:我现在读一句,韦公子跟一句,总须记得一字不错不止。维大唐贞观二年十月甲子
事到临头,韦小宝欲待不读,也不可得,何况串通了去作弄洪教主,倒也十分有趣,便跟着育读。他生性机伶,听过一段过几百字的言语,要再行复述,那是不费半点力气,说到,可就要他的命了,这篇短文虽只寥寥数百字,但所有句子都十分拗口,含义更是全不明白,什么丕赫威能,吐故纳新,浑然不知是甚么意思,只得跟着陆先生一遍又一遍的读下去。幸亏陆先生不怕厌烦的教导,但也读了三十几遍,这才背得一字无误。
当晚他睡在陆先生家中,次晨又再背诵。陆先生听他已尽数记住,甚是欢喜,于是取过笔纸,将一个个蝌蚪文字写了出来,教他辨认,哪一个是维字,哪一个是贞字。这一来韦小宝不由得叫苦连天,这些蝌蚪文扭来扭去,形状都差不多,要他一一分辨,又写将出来,当真是难于登天,苦于杀头。他片刻也坐不定,如何能静下心来学蝌蚪文。
韦小宝固然愁眉苦脸,陆先生更加惴惴不安。陆先生这时早已知道,石碣上文字另有含义,他数了胖头陀所拓拓片中的字数,另作一篇文字,硬生生的凑上去,只求字数相同,碣文能讨得洪教主欢心,哪管原来碣文中写些什么。如此拚凑,自然破绽百出,维大唐贞观二年这句中二字排在第六,但碣文中第六字的笔划共有十八笔之多,无论如何说不上是个二字,第五字只有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