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中救过朱元璋的命,朱元璋感激于她,曾发誓不会动摇她的地位,恐怕她也会遭了阉贵妃的毒手,也正是因爲这样,宫里还有一个可以跟阉贵妃抗衡的力量,没有让她只手遮天。
马皇後经常凭着自己的地位帮着那些被害的人说说话,劝一劝朱元璋,有时还会事先通知那些即将被害的人让他们逃跑,挽救了不少人,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也爲朱元璋拉拢住了很多人心,更重要的是她把自己的儿子朱标扶植成了太子,无形中又增强了己方的力量,而且朱标从小就跟着父亲四处征战,爲人谦恭有礼,颇具才能,深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经常把一些事务交给他来办,这样阉贵妃的阻力就更大了,她再想要办什麽事就不容易了,毕竟县官不如现管,给朱元璋吹枕边风的时候他答应了,可办事时朱标却是按自己的意思行事,她白忙活了一场,十分恼怒。
可她并没有就此罢手,心想你有儿子我也有儿子,朱梓从小就被她培养成了将来用来复仇的工具,于是她便在朱元璋面前爲他求了一门差事,朱元璋爱屋及乌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封朱梓爲潭王,总揽湖南湖北两省事务。
如此一来阉贵妃又在这一回合扳回了一分,她们娘俩里应外合,俨然成立了一个小朝廷,弄得很多重臣是人人自危,朝廷内外敢怒不敢言,马皇後和太子朱标想要劝谏一下朱元璋,可他已被完全迷住了,再说这些人本就让朱元璋起了疑心,晚上睡不着觉,阉贵妃一添油加醋正中他的下怀,况且忠言逆耳,怎及得上美人的甜言蜜语,根本就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马皇後和太子是干着急。
仔细考虑之後,觉得必须掌握他们图谋不轨的证据才能彻底打垮他们,否则早晚有一天大明朝要毁在她们娘俩手里,于是朱标便主动请命代天巡狩,安抚百姓,体察民情,实际上是暗中调查朱梓贪赃枉法,勾结地方官员,招兵买马企图造反的罪证,出发的时候他让太子銮驾走大道,自己则带着妻儿化妆成了普通的商人,可他没有料到阉贵妃早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他的一举一动阉贵妃了如指掌。
朱标刚一出城门就有人悄悄报告给了阉贵妃,阉贵妃则马上把儿子朱梓秘密召回到了身边商量对策,他们认爲这是个除掉太子的好机会,一方面可以避免暴露自己,另一方面可以扫清障碍,取而代之成爲太子,可谓一石二鸟。
当即朱梓便返回了长沙潭王府,找到了陈理,把计划告诉了他,请他帮忙杀了朱标,陈理思考之後一口答应,于是一路跟踪朱标一家人到了蜀地边界,正好被殷玉龙等人看到了他们灭口的一幕。
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英雄大会眼下便成了陈理与朱梓最大的口实,成了他们把江湖各派一网打尽的最好的机会,虽然殷玉龙也曾想到他们会这样做,但他不会料到朱梓是光明正大的进行打击,把自己的罪行栽赃嫁祸到了这些武林人士的身上。
此事还要从朱梓与陈理在抓到张凤梧的几天後突然消失说起,就在殷玉龙和张凤梧夜探王府那天起朱梓就得知太子朱标将要代天巡狩,与陈理商量下决定要杀掉朱标,随後他的母亲阉贵妃又来信召他进京,对他说明了太子此次主动要求代天巡狩的实际目的,这就更坚定了他要杀掉太子的决心,等他回到王府就开始跟陈理商量起刺杀细节,由阉贵妃安插的眼线跟朱梓联系打探情况,而陈理则派自己天地门的人动手,因此他们来不及处理张凤梧,就把她软禁在王府之内,两人外出准备去对付太子。
谁知太子的銮驾是个烟雾弹,太子带着家人微服走小路去调查他们了,这期间就耽误了些时日,当他们发现太子的踪迹後,太子已经掌握�
马皇後经常凭着自己的地位帮着那些被害的人说说话,劝一劝朱元璋,有时还会事先通知那些即将被害的人让他们逃跑,挽救了不少人,赢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也爲朱元璋拉拢住了很多人心,更重要的是她把自己的儿子朱标扶植成了太子,无形中又增强了己方的力量,而且朱标从小就跟着父亲四处征战,爲人谦恭有礼,颇具才能,深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经常把一些事务交给他来办,这样阉贵妃的阻力就更大了,她再想要办什麽事就不容易了,毕竟县官不如现管,给朱元璋吹枕边风的时候他答应了,可办事时朱标却是按自己的意思行事,她白忙活了一场,十分恼怒。
可她并没有就此罢手,心想你有儿子我也有儿子,朱梓从小就被她培养成了将来用来复仇的工具,于是她便在朱元璋面前爲他求了一门差事,朱元璋爱屋及乌很痛快的就答应了,封朱梓爲潭王,总揽湖南湖北两省事务。
如此一来阉贵妃又在这一回合扳回了一分,她们娘俩里应外合,俨然成立了一个小朝廷,弄得很多重臣是人人自危,朝廷内外敢怒不敢言,马皇後和太子朱标想要劝谏一下朱元璋,可他已被完全迷住了,再说这些人本就让朱元璋起了疑心,晚上睡不着觉,阉贵妃一添油加醋正中他的下怀,况且忠言逆耳,怎及得上美人的甜言蜜语,根本就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马皇後和太子是干着急。
仔细考虑之後,觉得必须掌握他们图谋不轨的证据才能彻底打垮他们,否则早晚有一天大明朝要毁在她们娘俩手里,于是朱标便主动请命代天巡狩,安抚百姓,体察民情,实际上是暗中调查朱梓贪赃枉法,勾结地方官员,招兵买马企图造反的罪证,出发的时候他让太子銮驾走大道,自己则带着妻儿化妆成了普通的商人,可他没有料到阉贵妃早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他的一举一动阉贵妃了如指掌。
朱标刚一出城门就有人悄悄报告给了阉贵妃,阉贵妃则马上把儿子朱梓秘密召回到了身边商量对策,他们认爲这是个除掉太子的好机会,一方面可以避免暴露自己,另一方面可以扫清障碍,取而代之成爲太子,可谓一石二鸟。
当即朱梓便返回了长沙潭王府,找到了陈理,把计划告诉了他,请他帮忙杀了朱标,陈理思考之後一口答应,于是一路跟踪朱标一家人到了蜀地边界,正好被殷玉龙等人看到了他们灭口的一幕。
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英雄大会眼下便成了陈理与朱梓最大的口实,成了他们把江湖各派一网打尽的最好的机会,虽然殷玉龙也曾想到他们会这样做,但他不会料到朱梓是光明正大的进行打击,把自己的罪行栽赃嫁祸到了这些武林人士的身上。
此事还要从朱梓与陈理在抓到张凤梧的几天後突然消失说起,就在殷玉龙和张凤梧夜探王府那天起朱梓就得知太子朱标将要代天巡狩,与陈理商量下决定要杀掉朱标,随後他的母亲阉贵妃又来信召他进京,对他说明了太子此次主动要求代天巡狩的实际目的,这就更坚定了他要杀掉太子的决心,等他回到王府就开始跟陈理商量起刺杀细节,由阉贵妃安插的眼线跟朱梓联系打探情况,而陈理则派自己天地门的人动手,因此他们来不及处理张凤梧,就把她软禁在王府之内,两人外出准备去对付太子。
谁知太子的銮驾是个烟雾弹,太子带着家人微服走小路去调查他们了,这期间就耽误了些时日,当他们发现太子的踪迹後,太子已经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