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旁听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芒信难求……”学生开始有节奏地朗读起来。
学生读完后,孙博闻做了一个短评,指出哪些地方读错了,哪些地方该怎么停顿,然后开始讲课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是代表作之一,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融合优美离奇的神话传说、强烈的夸张与高度的想像等艺术手法于一炉,创造了离奇瑰美的意境。”
孙博闻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又开始忙开了,挤青春痘的又低着头开始在脸上攻城掠地,吃油饼的女生低着头开始大口嚼油饼喝可乐,看小说的学生把课本打开竖在桌子上,然后把小说也竖立起来,由于课本比较大,把小说完全遮住了,孙博闻并不能发现。
“诗歌一开始就以瀛洲仙山为楔子和陪衬,令人对天姥产生亲近和向往之情。接着诗人又以极度夸张的语言描写了天姥山的奇岸伟峻:‘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透过如此的夸张状写,从而使天姥山变成了超现实的独特艺术形象,为其后的梦游渲染了气氛。第二段这的梦游,由传说和神话故事加上诗人惊人的想像力而横,特别是‘天鸡啼鸣’、‘熊咆龙吟’、‘洞天石扉’、‘金银台’、‘云之君’、‘虎鼓瑟’、‘鸾回车’、‘白鹿’等神话传说和惊人想像的结合,妙不可言。夸张、想像和神话传说水乳交融,使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倜傥潇洒、傲岸不羁,增强了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首诗句式参差错落,语言抑扬顿挫,富于音乐节奏感。全诗句式从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直至九言,风、骚、骈、赋、散各体俱备,运用自如,变化多姿,不拘一格。这首诗的用韵也颇讲究,全诗所用十二韵,音韵平仄错落有致,表现了诗人感情的起伏变化,更易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孙博闻讲得唾沫横飞,手舞足蹈,渐渐进入状态,摇头晃脑,不时地拍桌叫好。
“说实话,孙博闻讲课确实有一套,特别投入,很有激情,分析课文条理清晰明确,让人一听就懂,设置问题也很巧妙。百年名校就是百年名校,在这里当老师的都有几把刷子。”我心里由衷地感慨道。
有我旁听,孙博闻使尽浑身解数,务必要保证老师的尊严,不能让同事小瞧,可是认真听课的学生并不多,不时地还有学生捣乱,但是孙博闻都见招拆招,一一化解。
我心中无限感叹,一堂普通的二年级主课就闹得这样天翻地覆,何况是被称为“死亡班级”的二年九班?那该是怎样的乱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同时也为明天感到担心,那会是如何的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