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回
�胞都像她们一样,当然看不惯谷宁这种自私行为。

  无所谓,能争到一块地,被一群柠檬精围观又何妨?

  别误会,她没有贬低她们的意思。

  奉献的滋味是苦是甜,只有当事人知道。有人奋起反抗,有人甘之如饴沉溺其中,都是苦命人,不必互嘲。

  罗青羽望望外公,老人正乐呵呵地蹲在水泵前杀鸡拔毛,一边和村民聊天。她忙屁颠屁颠地进屋抱出一张小木凳,小胖爪用力拍拍凳面的灰尘。

  “外公,坐。”

  外公是一位开明的好老头,趁现在有机会好好孝顺一下他。

  听到背后的动静,谷老汉回头一瞧,乐了,“哎,青青真乖。”

  哼哼,必须的,给这群柠檬精们多加一分酸爽。

  罗青羽搬完一张,再回屋里搬一张给自己坐。本来院里有几张的,全让过来串门的邻居们坐了。

  “呵,阿光,这是阿宁的孩子吧?长得不错,小小年纪就懂得心疼人。”一位老人瞅她一眼,笑说。

  “是,阿宁和她哥哥的几个孩子,数她最听话乖巧,最让父母省心。”

  否则,二女断然不敢让她留下。

  因为家里没有妇人家,洗澡、、穿衣和吃饭都是小外孙女独立完成的,忒懂事了。女婿说,她在家的时候就特别乖,很多生活细节不必大人们操心。

  迎着众人羡慕妒忌恨的目光,谷老爹乐呵呵地坐在木凳子上,心情好极了。

  得知他将枯木岭分给二女,这些老家伙没少在他跟前笑话唠叨。说什么他老糊涂了,让肥水流向外人田,明明家里有两个儿子,居然把山分给出嫁女。

  并且埋怨他开了一个坏头,生怕自己家的闺女有样学样。

  呸,他给他的,关他们什么事?都是自己的儿女,分什么内外?

  其实,得知二女要回娘家盖房子,他心里挺高兴的。当初知道农村要拆迁,两个儿子如同打了鸡血般激动。

  他也激动,更多的是不舍。

  毕竟,那是他生活大半辈子的地方,父母埋在那里,还有自己的老伴……他舍不得那些地,舍不得前半生的痕迹,希望至少留下一块地给后代子孙们。

  得知土地被征,大儿子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小儿子嘲笑他老糊涂,有钱不要要那些破地干嘛?留着生蛋吗?这是小儿子的原话。

  他想把一切交给儿子,儿子们却一心拿去换钱,怎么办呢?

  若非老伴走得早,若非儿子需要他带孩子煮饭,他根本不会离开村子。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眼里除了钱就是吃喝玩乐,无法体会老一辈的思乡之愁。

  所以,他在城里住得很郁闷,时时想起乡间晨暮的那一抹清凉。

  如今二女突然要回村里盖房子,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反对?自从接到谷宁的电话,他心里就有了计划。

  女儿能干肯吃苦,女婿家又有拆迁款,不差钱。所以田地就不给了,因为两个儿子、小女儿更需要钱。

  那么,就剩下一座几乎被人遗忘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