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寒假生活
�弄点别的砝码加加份量。

  文科和理科相比有一点比较吃亏,那就是没有什么全国性的竞赛和考试。象理科方面不但有什么全国竞赛,还有国际性的奥林匹克竞赛(含国内选拔赛)只要你能在省级比赛中拿个前三名基本上就有保送资格了,如果是全国性比赛的前三名,那就不用说了,清华北大的大门已经向你敞开。文科方面顶多也就是个全国作文比赛之类的东东,而且都是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象我现在写的那些非“主旋律”作文想要等大奖,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参加比赛不行,那我就另辟蹊径,我现在已经开始向一些杂文类的报刊杂志投稿,象什么《杂文报》、《杂文选刊》、《杂文月刊》之类的自然是我的首选目标。还别说,前些天我写的那篇关于拖欠民工工资的杂文就发出来了,不但收到杂志社寄来的杂志,还有几十块的稿费呢。有关杂文的内容我也是看某家省级电视台的新闻有感而发:电视里,民工们一个个急着想要回家过年,而某政府部门却非要把民工们集中起来,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举行一个发放民工工资的大会,在寒风中,民工们又急又冷,台上的领导却是口味乱飞,最后还请民工代表上台领回自己本就应得的工资,脸上还一副关怀备至的表情。我就纳闷了,你作为一个为纳税人服务的政府机关(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身就有义务也有能力整治这些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为什么非要拖在年底了才办,还大肆宣传唯恐天下人不知。这究意是在为民办实事,还是想要讨功劳。

  [注,关于此新闻乃2004年的事情,在本文中提前一年。政府作主为民工讨回拖欠的工资,在2004年的时候是报上经常报道的新闻,也算是当时相当流行的政绩表现形式之一吧,一直到现在都也还有人在用。此杂文为笔者看报所得,为免抄裘之嫌,在此只能稍作介绍,点到即止,此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请勿深究“腹诽政府”之罪为感。]除了写这种“灰文”之外,“白文”也是要写的,象什么感慨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啦、象什么金钱社会给人们思想上带来的冲击啦(当然,主题思想是要正面向上的,不然报纸不让登)、各种好人好事啦、甚至连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写成随笔。还别说,有了李队的老婆帮忙,我的这些豆腐块文章的上报率还是很高的。她老头子是市委宣传部部长,自己又是日报社的资深记者,帮我介绍认识几个编辑发发这种无伤大雅的东东那还有什么问题。

  当然了,这些都是登在我们市的几份晚报上的豆腐块文章,但积少成多嘛,到时候我就把这些东西往北大一寄,怎么也算我文有所长了吧,说不定哪位学校领导看中了,来个特招什么的,我就能进个中文系、新闻系什么的呢。

  今年的市级三好学生看来是肯定跑不了的了,怎么说我现在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小旗帜,形象可正面得很呢。除了最早的江中救人,其后又成立了立足慈善事业的三叶草基金会,又组织同学进行社会实际(就是卖圣诞树的活动)组织慈善募捐(送到贵州去的那些冬衣冬被)照这样发展下去,到了高三也还能评上市级以上三好学生,那可是有20分的加分的。这个三好学生我自认问心无愧,如果有谁质疑的话,那我就请他也下江去救救人,也自己掏腰包拿出十万二十万来献献爱心,不然就哪凉快哪呆去吧。

  这次期末考试之后,我们三叶草基金会计划在寒假期间进行新一轮的公益活动。

  按照会计部门的最终计算,本年度三叶草公司的净利润为38万元,我将其中的12万划入三叶草基金会,作为本次公益活动的活动经费,又给每个参加过前几次慈善活动的三叶草基金会会员发放了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