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一折、使民放铸,圣断皇图
�门那个华美湛然、广袤精微的刀法体系来——‘既然儒门不要,那就归咱们罢!’约莫是这般心思。然而,消亡了几百年的东西,就算残留着些许痕迹,早被揉捏混杂成了全然不同的物事,如打破的青瓷花瓶再碾碎掺入土里重新烧制,要如何令它恢复原形?就算花上十几二十年,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追求的,连空中楼阁都算不上,不过是梦幻泡影罢了。”

  梦想破灭的公孙氏先祖,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

  既然儒门刀学的体系难以复现,那我们……就来重新打造一个全新的体系!

  “他们拿出修史治学、钻研术数的那一套,将武库所纳,整理成了一座包罗万有的刀藏。”老人笑道:

  “你可按总纲目录,找到某门某派某部刀法,有经公孙族内的刀法高手重新缮写的版本,包含通解的心得注释,以及历代调阅此卷的高人批注,当然也可以直接调出原本;这部刀法的源头脉络,或其后的流变衍生,均可在总纲里查到,让你明白它是怎么来的,而后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要是对东洲刀史不感兴趣,也可按你所需,于刀藏中寻得解答。如柳叶刀一门,刀藏中录有柳叶刀之形制、刀路的原理阐释,以及运使之法的详解,其后才罗列各派柳叶刀法,让你按图索骥;又或者你想知道‘截’或‘扎’两种手法,刀藏亦有详解,并有索引让你找到各派刀谱里的截扎之法……

  “以我半生阅历,说句‘天下刀法尽在其中’,想来不算是自吹自擂,鼠目寸光。”

  (有这样一座府库,普天下的练刀之人,哪个舍得出来!)

  耿照听得瞠目结舌,不禁悠然神往,心念一动,想起南陵凤翼山中行氏的《中行九畴》来。中行氏执守“天下刀笔令”,其剑不为进取,但求不失,数百年间淬练出一座极尽天下守势的剑法防御库,号称三尺青锋之间,堪比雷池难越……在今日得知儒门“罢刀尊剑”的秘辛之前,耿照作梦也不曾将中行氏与公孙氏联想在一块儿。

  有没有可能,中行氏是为了保住宗脉,才不惜千里迢迢,远迁南荒,并易刀为剑,以避免新掌二殿、正大举铲除异己的当权一派衔尾不放?这样说来,当年颁下刀笔令予凤翼山的,正是金貔朝的武皇啊!

  盖因昔日同源,才放心交付刀笔令么?抑或双方不约而同走上了建立经藏体系的路子,想瞧瞧是你的剑畴厉害呢,还是我的刀藏技高?

  但少年始终没敢问出口。就算问了,估计老人也是插科打诨,随口应付过去,没必要对一介小辈刨根挖底。耿照抑下好奇,接着老人的话头问:

  “那座刀藏……便是《皇图圣断刀》么?”

  “当然不是。这就是了,第三个一百年他们还能干嘛?洗衣烧饭么?”老人哼笑着。

  “老祖宗们在这个过程中,悟出了一门理。儒刀散逸,江湖失据,刀的传承乱了法度,精湛的刀法与粗劣的合流,市井鄙人手持宗器,拿来屠牛斗殴……坏的赶走好的,看似大乱,这就叫‘劣币驱除良币’。江山更迭,王朝兴衰,每逢势之将乱,总会有这么一段黑暗的时日。

  “若雷厉风行,想把错的导正,立时便修整回原有的精细法度,不过是添乱而已;越是禁止劣币,人们越不想将手里的良币花用出去,终使市易崩溃,走向亡国一途。禁劣币原是好意,却把国家玩完了,你说冤不冤枉?”

  耿照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