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万事俱备
��这分明就是不合理的。还有,陈三睡觉的时候被打死,如果他真的睡着的话,那大门怎么会开着呢?要知道哪怕一个清醒的人,凌晨也不会把自家大门给开着吧?”

  他说的这些东西,都是后来翻案的时候分析出来的,现在提出来,严望嵩顿时就明白了。

  严望嵩也是当官成了的人,脑子稍微一转,就知道里面的猫腻所在了,不外乎是程宏达为了对付李东远,使了计策,要么是屈打成招,要么就是给李四上了什么手段,反正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案子,绝对有内情。

  他看向徐君然:“那你怎么回来了?”

  这外面的天色才刚下午一点多,徐君然这么早回来,严望嵩还以为事情办完了呢。

  徐君然嘿嘿一笑:“六叔他们发现了线索,正在调查呢。我看看没什么大事儿,就琢磨回来打个电话,问问京城那边的情况。”

  听他说起京城的事情来,严望嵩眼前一亮,看着徐君然问道:“京城那边怎么说?”

  他很清楚,京城的事情才是比较重要的。

  徐君然点点头:“农科院的教授已经启程了,不过他们要先在省城逗留两天,跟省里面的农业厅和科研所协调一下,估计这几天就会下到咱们县,工程队的事情,岭南那边已经拿下一个小工程,就等着我们的人过去了。”

  严望嵩大喜,这两件事是他最为惦记的,如今有了这么大的进展,真是让他心花怒放,高兴的就快要跳起来了。

  “不错,不错,这个可是大好事啊。”

  严望嵩嘴里面喃喃自语着,随即对徐君然说道:“这样吧,一会儿你跟我一起回李家镇,我去看看情况,顺道给你们打打气。”

  徐君然明白,严望嵩这是打算去给自己站台助威,起码要让下面的人知道,县里对于李家镇公社的工作,是支持的。

  他想了一下,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眼看着严望嵩就是打算退二线了,这个时候即便支持自己一下,也不会有人有别的想法。

  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县一级基层单位,并不像后来那么富裕,领导一人一台车的情况本就是没有的。像武德县这样的地方,县委县政府加在一起也总共只有四台吉普车,还是那种特别旧的。甚至于各个公社的领导要是来县里开会,有钱的骑自行车、坐拖拉机,稍微差一点的坐牛车,再差一点的,就要全靠一双脚了。

  至于电话什么的,那就更稀罕了,只有公社大队部里面有一台老式的电话,拨号都需要摇几下的那种,而且还不能打长途,长途只能去县里的邮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人们求知若渴,对于知识的渴望如同吸吮汁的孩子,不顾一切的吸收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营养。可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开始,意味着人们需要度过一个贫穷而艰难的时期。尤其是在农村,当贫穷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一种代名词的时候,更是一种无奈。

  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

  这不是玩笑,恰恰就是某些华夏农村在八十年代时候的真实写照,甚至于更为凄惨一些,因为有的人家,本没有狗,人都吃不饱,哪有余粮喂狗呢?

  县委书记下乡,原本肯定要带一大批人手的,起码县里要派出几个人跟随。不过这次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