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 夔牛老祖要搞事
;夫唯不争,故无尤。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一个个字闪现,一个个道韵光辉散发。

  整个函谷关,此时是仙气氤氲。

  元始天尊与夔牛老祖都看着。两人暂时是不会有打斗,要知道,他们可是这循环见证太清老子书写道德经的大能。

  太清老子那一笔一划,都是道的呈现。周边道花绽放,道花之香飘万里。

  太清老子越往下写,周身道韵光辉越发强盛。

  人族乃是气运之主,太清老子此时执道之笔写《道德经》,对人族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而这是有功于人族,太清老子并非要这人族气运,而是要利用所获气运与功德,进行自我圣位转化。切断元神与原有洪荒天道本源的寄托,使得自己元神与大道之河建立长虹金桥,让元神本源寄托大道之河。

  太清老子自从化形出世那会,吞噬了上清通天与玉清元始的一些三清本源,就有了证道混元大罗金仙的计划。只是,很可惜,他一直没能成功。

  直到现在,算是大彻大悟。一心要超脱圣人束缚的太清老子,总算找到了契机所在。若是此前循环,太清老子是化凡在函谷关写下五千字《道德经》,他主要目标就是获得人族气运和功德,让自己的圣位更为稳固,且让三界六道各族类,都会对他太清老子称呼为太上。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