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齐伯顿了顿,却又道:“……公子,咱们可能连两位先生都靠不了。”

  “嗯?”苏遥一个哆嗦。

  齐伯胖乎乎的手指在账目上一划,圈出“傅先生”三个字。

  苏遥仿佛被雷劈了一下,顿时清醒了。

  姓傅的,笔名鹤台先生,绝世大鸽子。

  文写得特别好。

  拖更欠稿做得特别顺手。

  齐伯甚为委婉:“我觉得,鹤台先生的书稿,二月底大抵交不上。”

  苏遥:“自信一点,把大抵去掉。”

  根据经验,对傅先生来讲,契书上定的日期就和他的家底一样,也就是个数字。

  苏遥自去岁回来,一共与这位傅鸽子签过四次契书。

  第一次迟交了一个月。

  第二次迟交了一个半月。

  第三次迟交了一个半月,且只交了十章。

  苏遥问了一句,傅先生直接遣人将违约金砸在了他脸上。

  第四次……

  要不是姓傅的砸违约金不眨眼,苏遥是不可能和他签第四次的。

  这次的契书自去岁腊月就签好了,新文,三个月的时间,只签了二十章。

  但这也是有可能交不上的。

  毕竟人类的本质是鸽子。

  有钱的鸽子更难缠。

  说起来,生意上素来讲究个情面,违约金只是意思一下,定得其实并不很多。而鹤台先生的文好,若能印制成书,会赚得更多。

  苏遥想象了一下红烧肉酱肘子糖醋排骨凉拌猪耳爆炒肥肠走油肉小炒肉鱼香肉丝,又想象了一下失去它们的世界。

  夜雨渐急。

  苏遥怒而拍板,明天就去傅大鸽子家催稿子。

  第2章 催稿(二)

  翌日一大早,苏遥便去后院折了数支红梅花,找了个白瓷瓶心插好作见面礼,捧着前去延庆坊,寻傅鸽子了。

  旧京城中写戏文小说的先生少说亦有百八十个,其中最卖座也最神秘的,就是这位鹤台先生。

  此人两年前才来旧京,一本《云仙梦忆》震惊四座,迅速成为最受追捧的话本先生。

  当然,震惊四座的不止是他的文章,还有更文速度。

  两年写一本,断更是常事。

  一个月写上个七八章,各位看官都能喜极而泣。

  也是得亏文好,不然在人才济济的旧京,学子们与闺阁小姐转眼就能将他忘了。

  不过,尽管追捧者甚众,这风吹草动立刻就能传得人尽皆知的旧京城里,却无人知晓这位鹤台先生的真实身份。

  因有一纸契书,苏遥才知他姓傅,连名字也不知道。

  此人身份成谜,性格喜好更是无从猜测,单苏遥听过的传言,便有十数个说法,总结起倒只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