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与鞑子争,其乐无穷
��我的主意。”

  “你怎知他是县令?”

  “呃……。”

  “想必动手劫掠之前,你根本就不曾想过,车里之人的身份吧?”

  吴争声音很轻,但在小安听来,绝不下于雷霆。

  “扑通”小安跪下道:“我错了,请少爷责罚。”

  吴争没有看他,也看不到,胸口的伤无法让他弯腰。

  看着二憨,吴争问道:“你们又如何知道是狗官?”

  二憨道:“先前不知,我们只想劫些财货,本不想杀人,可那狗官见我们穿着军服,出示了官印,我们无奈之下便……。”

  “我问得是,你们又如何知道是狗官?”

  二憨连忙答道:“回少爷,那狗官为得是出逃,他还带了老大的一箱细软……少爷,车后的箱子就是,里面全是金银财物。”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理,吴争懂。

  小安突然直起脖子道:“就算他不是狗官,我也会让二憨抢了他。这是我的主意,少爷要送官,送我去便是,与二憨无关。”

  “你倒是敢做敢当。”

  小安突然泣道:“少爷,我等受总兵大人临终所托,不管如何都要送少爷回吴庄,如今少爷重伤未癒,若少爷真要将我们送官,请留下二憨随身侍候。”

  吴争眼中波光闪动。

  战争一开始,道义就成了第一个牺牲品。

  小安说得没错,不管那官是清官还是贪官,要抢还得抢,区别在于杀不杀人罢了,或许杀不杀都是一念之差。

  吴争不是圣贤,他没有理由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去主持公道,而将身边的人法办。

  “我知道了。”吴争说道。

  我知道了。

  我晓得了。

  不代表着态度。

  只是说明吴争听到了。

  这就象皇帝在奏折上批示一个“阅”字,没有态度,只说明看到过了。

  但小安和二憨却听出了其中的不同之处。

  少爷说知道了,也能代表着一种认可,至少他没有说要送官法办。

  小安一跃而起,欣喜地说道:“少爷刚醒,话多伤神,还是先躺下歇息吧。”

  二憨也露齿道:“少爷,我去赶车。”

  吴争问道:“这是哪了?”

  小安道:“还在吴江地界,前面大概五六十里,便可进入震泽县地界了,少爷身上有伤,走得慢些才好。”

  吴争点点头,躺下休息了。

  身体休息,脑子却没休息。

  要思考的事太多了,吴争需要抓住最迫切的事情。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回吴庄,绍兴府上虞县始宁镇吴庄。

  只要回到吴庄,吴争相信凭借吴家的财力,足可以拉起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