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虞掌柜的财产
  开矿是咋回事,郑端知道得很清楚。

  先不说开矿很容易死人这回事,单是开矿的时候,大量的青壮堆集在一起,对于地方上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要知道,开矿可不能用手扒啊,得需要工具,而这些家伙,真要用起来,取人性命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过去大唐的矿业开采,都是掌控在朝廷手里的,而且据郑端了解,现在开矿,已经开始大量地使用炸药了。

  一想起炸药这玩意儿的巨大威力,郑端就有些头皮发麻。

  当初虞书欣带着一帮商人来与他谈的时候,他本能地就拒绝了这么一回事。他只想要诸如那些药材种植,炮制,合成的产业,再如像生漆,桐油这也不错。

  但往深里一谈,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人家开矿才是主业,什么的诸如制药,生漆,桐药其它的,只是顺带着的,没有矿业,也就没有其它的那些厂坊了。

  这一下子郑端就坐蜡了。

  想了好几宿,找了好几个心腹手下左商量右商量,最终还是一咬牙答应下来了。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年来,对于商人的约束是越来越多了。以前是只要税赋交得足足的,不偷税漏税,大面儿上过得去,也就行了。但如今却开始关注普通工人们了。规定了工人、学徒等这些人的最低的薪饷,一旦出现了工伤啥的,赔偿也是极重的。如果雇主苛待了工人? 工人去官府哪里一告? 基本上是一告一个准儿。

  所以这两年来,大唐的商人们对工人啊学徒啊等还是愈来愈好的? 毕竟要是被告到了官府? 输了官司只不过是赔钱而已,但要是败坏了名声? 基本上就完蛋了。眼下,商人的名誉有时候比一纸合同还要好使? 坏了名声? 就不会再有人跟你做生意,走在街让也会被人指指戳戳后脊梁背的。

  基本上摊上了这样事的人,撑不过两年,生意也就黄了。

  也就是基于此? 郑端才觉得虞书欣他们来开矿? 至少不会太过份。但即便如此,郑端也还是舍不得也不愿意让本地的人去矿上干活儿,因为做这事儿的死亡机率实在是太高了。

  如果本地人死得太多的话,只怕又会生出事端来。

  当时虞书欣就拍着胸脯说,开矿的工人? 他自己带过来,本地人? 尽可以去药坊,生漆坊? 桐油坊这些地方做活儿。

  可是郑端万万没有想到,虞书欣所说的人手? 居然是夷人。

  奴隶这两个字? 郑端没有敢跟手下说。

  他麾下的这些人? 是不知道这些隐藏在黑暗之下的龌龊事儿的,但他郑端,虽然远在湘西,但在长安还有师长,还有同窗,很多事情,即便知道得不详细,但也多少知道一个影儿。

  这些夷人,肯定都是从海外贩卖回来的奴隶。

  难怪虞书欣敢这么大包大揽,奴隶,自然是不受大唐律法保护的,语言不通,求告无门,生死都拿捏在别人的手里。

  但事情真是这样的吗?

  压迫得狠了,这些人一样会起来闹事,造反的。现在湘西的山匪就已经让人头疼了,如果再来一波夷人造反,吉首到时候可是湘西明珠没有当上,倒是要臭名远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