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往事(35-43)
  35章

  进入9月份后r国进入了小雨季不时天空会飘过一阵雨充沛的雨水哺乳着大给万物带来了生机。

  但这对长途跋涉来到我们公司门口的民工不是一个好兆头。

  他们很多人天没亮就扛着锄头从遥远的山头步行来到我们驻门口等待着中国人开门挑选。

  可我们很少告诉他们每天需要多少人明天有没有工作。

  因为有时机器故障有时车辆故障有时协调的工作没做好这样导致用工的数量总在变化。

  再说多来些人对我们也有好处我们可以在中间挑选最能干最老实的人来干活没人会考虑非洲人的想法和利益。

  有时当天有工作但是天气恶劣一场大雨下来我们就取消了当天的计划。

  中国人躲在房间里喊了句不干了黑人民工们就只能一无所获冒着大雨跑回他们遥远山头的家。

  他们边跑边往回看我注意到了他们眼神里那种不甘愤怒。

  这种情绪一直酝酿在他们心里总有一天会通过某种形式发泄出来。

  这天我和操作顶管的马师傅又到一处路口顶管。

  我坐在车上看到一个路口有很多黑人在挖坑。

  基于好奇心我让司机把车停下上去看了一下。

  没想到带头的还是个熟人他是我们分包商的小头目上次就是他把那个受伤的黑人交给了我。

  走到跟前我和他打了一个招呼然后问他在干什么。

  “这里在顶管。

  ”小头目很淡然的回答道。

  我闻言身体一震想起上次他们老板问我购买机器的事情。

  看来黑森大佬的渠道很多我的拒绝并没影响他采购机器的进度。

  现在他已经拥有了适合自己的设备。

  我定眼一看只见路的两头挖了两个巨型的坑。

  八个黑人站在坑里面手里有一根长长的钢管钢管前面有个钻头。

  两个黑人抬着管子六个黑人

  在后面努力旋转。

  整个钢管就像一个巨型钻头被人工驱动钻入底。

  马师傅在旁边看了下然后对我说:

  “这种土办法也就路面窄的时候能用下速度慢成功率也不高。

  没什么意思。

  话虽这么说可现场我看到已经有一根钢管穿过了马路打通了一个通道。

  这种方法虽然老土可是成本低。

  中国人顶管机器加上运输油费和人员一次施工的成本固定在6000人民币以上。

  可黑人这种方法施工成本绝对不超过2000元。

  甲方才不会管你是用机器还是人工只要能完成任务谁的成本低就用谁。

  再说我们看到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说不定黑人分包商还准备了更好的机械只是没拿出来用而已。

  我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