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谜底
/>   “陛下稍安勿躁,且听老臣来为您分析一下利弊。”

  “哦?原来宰相还有见地。”听赫鲁这么说,东时祺又来了点兴趣。

  ……

  ……

  ——————————————来自天朗的分割线———————————————

  天朗皇宫议事大殿偏厅

  阳光从纸窗里洒进来,空旷的偏厅里有一张四米长打磨细的红木议事桌,日常能容纳二三十人同时会晤。此刻,厅内不见人影。而厅外,几位当朝重员围坐了一圈,正耐心等候着。

  “殿下急诏,说今日有要事待议,也不知是个什么事情?”兵部尚书韩寯身材魁梧,勉强挤坐在长椅上,打探道。

  想起烨王妃昨日突然离京,吏部侍郎傅呈光摸了摸干净的下巴,有所觉察。

  “这个节点上,无事则已,若有,则定非寻常。”

  “唉。”闻言,身旁的大司农贺为民俯身叹气,他才从地方巡视农务回来,颇为焦心。

  “新政刚落到地方,民怨才初有缓解,只盼朝廷能不生变故,否则,纵是十二金仙在世,恐怕也压不下天朗的□□了!”

  众人闻言,心里皆是一沉。

  他们上任后的缝缝补补,正是为了让天朗平稳度过民怨的顶峰期,不至于乱作一团。

  烨王的力挽狂澜,他们都亲眼所见。

  哪怕天朗已经民生凋敝,破败不堪,也总比一个乱世来得好。毕竟,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亦是百姓苦。

  他们谁也不希望,引爆局势的最后那根稻草出现。

  “贺大人未太悲观了些。”沉默过后,吏部侍郎傅呈光劝解道,“若是真正心怀天下之人,尚不能拯救天朗,那天朗的明天,还能掌握在谁的手中?在座都是天朗的俊杰,当有舍我其谁的大魄力才是!何况,殿下深谋远虑,假以时日,一切困难自会迎刃而解。我等应当充满信心,只要鞠躬尽瘁,不愧对一身职责便好!”

  听了他一番话,众人纷纷点头赞许。

  不管天朗的未来在哪里,人总得相信点什么,而他们相信的,不过是这一朝国君最合适的人选——朗寅释而已。

  议事大殿的偏厅内

  下朝后,蔡庭来报,说东南部省份的储备农具都已经发放到位,但仍有西北省份,对朝廷的政令响应不得力,仍在拖拉。

  “嗯。”朗寅释应道,立在镂空雕花屏风前,他缓缓踱步,鹅黄色绣四爪金龙的竖领朝服,袖口外卷,襟角以海水江崖纹滚边相饰,腰间挂着一对和田玉佩,配上七孔雀香囊,摄政王的尊贵地位表露无疑。只是此刻,他显得有些心绪不宁。

  “西北省份大多是原煊王的封地,煊王下野后,当地官员便懈怠得厉害。”偏厅里,蔡庭解释道。

  “好消息是,半年来国情改善显著,各地官员皆上书称,春耕后的农务稳定,料想来年当不至于爆发大面积饥荒。” 蔡庭冠须端正,儒雅的文人长衫,颇有名仕风范。“百姓们对殿下的新政很是欢喜,殿下的努力总算没有白。”

  “只可惜时间太�